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就像房屋的钢筋逐渐被腐蚀,骨骼中的钙质和骨量悄悄流失,骨头变得像蜂窝一样疏松多孔。这种全身性骨病会让骨头变得脆弱,即使轻微碰撞也可能导致骨折。医学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达19.2%,6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更是超过50%。
二、这些信号要警惕
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出现以下情况需特别注意:
身高变矮超过3cm(驼背是典型表现);
腰背持续性酸痛,夜间加重;
轻微跌倒就发生骨折(手腕、髋部、脊柱最常见);
呼吸不畅(严重驼背压迫心肺)。
三、最危险的三大后果
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20%患者在1年内死亡;
脊柱压缩骨折:导致剧烈背痛、身高缩短;
腕部骨折: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四、科学预防五步走
① 补钙要“会吃”
每天需摄入1000-1200mg钙
优选食物:牛奶(300mg/250ml)、北豆腐(138mg/100g)、小油菜(153mg/100g)
巧搭配:豆腐炖鱼促进钙吸收,避免菠菜与豆腐同食
② 维生素D要“会补”
每天晒太阳20分钟(避开10-14点强紫外线)
食物补充:三文鱼、蛋黄、强化奶
65岁以上建议每日补充800-1000IU
③ 运动要“对症”
推荐运动:快走(每天30分钟)、太极(改善平衡)、靠墙深蹲(增强下肢力量)
禁忌动作:突然弯腰搬重物、剧烈扭转腰部
④ 防跌倒有诀窍
居家改造:浴室装扶手、铺防滑垫、保持走道明亮
外出注意:穿防滑鞋、使用拐杖、避开湿滑路面
⑤ 定期做骨密度检测
建议检测人群:绝经后女性、65岁以上男性、长期服用激素者
检测频率:高风险人群每年1次,普通人群2年1次
五、治疗要打组合拳
1、基础治疗
钙剂选择:碳酸钙(随餐吃)、柠檬酸钙(适合胃酸缺乏者)
维生素D3搭配:与钙剂间隔2小时服用吸收更好
2、医学治疗
①抗骨吸收药物
阿仑膦酸钠(每周1次,晨起空腹200ml水送服)
地舒单抗(半年注射1次)
②促骨形成药物
特立帕肽(每日皮下注射,最长使用2年)
③中医疗法
中药方:骨碎补15g+杜仲10g+牛膝10g
艾灸穴位:肾俞、足三里、大椎
④康复期关键点
骨折后3个月内:使用护具,避免患处受力
疼痛管理:低频脉冲磁疗+热敷(温度不超过45℃)
营养强化:每日补充1.2g优质蛋白(鸡蛋+鱼肉最佳)
六、给老年人的特别提醒
1、不要等骨折了才重视,50岁后每年量一次身高;
2、喝骨头汤不补钙!一碗汤仅含钙2-4mg,还易升高血脂;
3、长期吃胃药(如奥美拉唑)会妨碍钙吸收,需定期监测;
4、早晨起床遵循“三个30秒”:睁眼30秒→坐起30秒→床边坐30秒。
预防骨质疏松要像管理血压一样长期坚持,建议老年人将每日补钙分3次进行,每次不超过500mg,同时配合上下肢交替运动,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记住:强健的骨骼是晚年生活质量的基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让您的晚年生活“骨”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