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看似陌生,但是离我们并不太十分遥远的一类疾病,MOG抗体相关疾病(谱)是近来逐渐认识的获得性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MOG是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的简称,是脑及脊髓内存在的重要蛋白,因为某些免疫性因素,导致人体自身紊乱,影响了MOG的功能,最终就会出现临床症状、体征,MR影像学上就可能有所显示。
早期观点认为这类疾病属于多发性硬化(MS)亚型,后来逐渐发现在MOG抗体常见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和视神经炎(ON)患儿,也可见于成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最初认为MOG抗体相关疾病多为单相病程,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发现MOG抗体阳性和复发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OG抗体相关复发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与MS患者不同,但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有所重叠。
总体上来说这个疾病还在研究中,还有许多未知的内容。因此现在主流的神经免疫学专家认为,这是不同于MS、ADEM、NMOSD、BALO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国外的研究表明这个病发病年龄范围较大,可从小儿到老年,中位数年龄大概在35岁左右,男女比例为1.1:1,没有显示出明显性别倾向。起病时的临床表型包括ON或脊髓炎(多少于3个脊髓节段)常见,可达90.86%,孤立性脑干或脑病综合征(6.6%),以及各综合征的组合(2.5%)各有一定比例。MOG抗体阳性患者头颅MRI表现有丘脑和脑桥病变,亦有脑内白质病变。还可有皮质和软脑膜病变,分别见于16.3%和6.1%的患者。研究显示2年和5年后的第一次复发率分别为44.8%和61.8%,并且临床复发时的MOG抗体滴度明显高于缓解期,但与AQP4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相比,MOG抗体疾病患者出现复发的风险相对较低。
相对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而言,目前此类疾病统计出来的临床结局相对更好,其有更好的视力和运动功能预后,对一线治疗反应更为迅速。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还是激素和丙球蛋白的治疗,疗效比较肯定。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已经有医生在尝试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的免疫调节治疗等,但是暂时没有大量的临床数据公布。
(图:MOG抗体阳性患者的代表性MRI改变;A-B:FLAIR可见双侧和单侧皮质病变;C:FLAIR上可见颞叶内侧面皮质病变,貌似边缘叶脑炎;D-F:脑桥和皮质软脑膜强化;G-H:FLAIR可见丘脑病变;I-K:累及中脑被盖和脑桥的脑干病灶;L:“盐和胡椒粉”样脑干强化病灶,貌似CLIPPERS;B和C为同一患者疾病不同时期的影像学表现;CLIPPERS=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炎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征)
上述MR图像及文字说明转载微信公众号:神经病学俱乐部,在此表示感谢。若有侵权嫌疑,则立即删除、道歉。
文章内容部分节选字微信公众号:神经病学俱乐部推送文章《
神经研究:成人中枢神经系统MOG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