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它晒软了柏油马路,晒红了行人的脸庞,晒卷了落叶,晒得庄稼低下了脑袋。泼盆水到地上,地面便刺啦啦地响,这一切都表明夏日的阳光太毒辣,让人无法享受呀!
所以到了夏天,爱美的女性爱护皮肤几乎武装到手指,她们总是千方百计地躲避阳光,生怕皮肤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但是这么全副武装的防晒,真的好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了波长290nm以下的紫外线,所以能达到地面的紫外线只有紫外线A和紫外线B。紫外线A穿透性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紫外线B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吸收,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晒伤,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
所以综合上述原因,人们防晒也无可厚非。然而,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伤害我们的皮肤;另一方面,紫外线可以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对身体吸收钙质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左右。
其实晒太阳补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太阳光中的紫外线B作用于人体皮肤,使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被吸收入血,经过肝、肾代谢变成活性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可以在肠道、肾脏及骨等多个组织器官发挥生物学效应,促进钙、磷吸收,从而达到补钙的功效。
那么,我们在夏季如何晒太阳,才能做到既不让皮肤受损伤,又达到补钙的目的呢?
1. 照射时间:夏季是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又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中暑,因此在时间选择上一般来说以选择早上的9点-10点最为合适,此时间段阳光不太强烈,温度不是太高,紫外线也不是太强烈;每次照射持续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每周2-3次就可以了。
2. 照射部位:躯干部皮肤对日晒的敏感性高于四肢,上肢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下肢,肢体屈侧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伸侧,头、面、颈部及手、足部对紫外线最不敏感。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敏感性差的部位充分暴露,夏季穿短袖短裤暴露手足部位即可,而敏感性高的部位适当涂抹防晒霜,以防晒伤皮肤。
3. 中医讲“前为阴,后为阳” “背为阳,心肺主之”,晒晒后背,能起到补阳的作用,对心肺也大有裨益。所以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春秋冬季,可以暴露一下背部,享受一下背部日光浴也是不错的选择!
4. 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隔着玻璃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在距窗口4米处,紫外线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我们应该选择到环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当然在阳台上晒太阳也可以,但是别忘记打开玻璃窗。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科学的、合理的晒太阳,可以帮助钙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当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还是需要药物治疗的,晒太阳代替不了药物。希望读过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在防晒护肤的同时,别忘记正确地享受这夏日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