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心内科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原来的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大大降低,而之前较少的“富贵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从发病趋势图上分析尚未迎来下降拐点。同样,随着介入技术的成熟及医疗价位调整,介入植入支架治疗(PCI)被大众患者所接受。那么对于一名接受过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在往后的生活中,该怎么做,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对介入的两种认知错误
在临床及随访中发现,不同人群对支架介入后,认知态度却截然不同,部分患者因介入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后忧心忡忡,放过支架后更加焦虑不安,自认为心脏不好了,自己已经“废了”,以后不能出力工作了,甚至不敢锻炼活动,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事实上如果介入解除冠脉狭窄,而无其他多支、多处病变,而心脏功能又不错的话,只要按医嘱规律服药,那么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
另一种的认知错误发生在部分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患者身上,尤其是中青年男性,认为已经放过支架了,冠心病就好了,就又“放飞自我”了,又开始抽烟、喝酒,大吃大喝了,甚至不遵医嘱,自停药物;事实上置入支架并非对冠心病的一劳永逸的彻底根治,决不可认为就此了事;对于冠心病支架介入者,最严重的是防止疾病的复发。患过心肌梗死的患者未来10年再发心肌梗死的概率为20%,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则升至50%。虽然目前常用的药物涂层支架已经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如不规范服药和治疗,植入的支架有再狭窄的可能,其他冠脉血管也会狭窄,甚至进展为心梗;只有积极主动戒除不良习惯,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高危因素,才可能延缓冠心病进展。
二、支架的属性
支架成功植入血管后,一般经过4周左右的时间,支架表面就会被新生内膜完全覆盖而融入血管,从而作为血管壁的一部分,起到支撑作用,剧烈运动、跳绳、登山等运动不会导致其移位,即使胸外按压、电击除颤也不会导致其脱落。
目前心脏支架的材料都是弱磁性或者无磁性。做核磁检查或乘坐飞机安检对心脏支架一般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不影响医学检查及乘坐飞机。
三、定期医疗随访很重要
患者置入支架后无论有无身体不适,都应定期随访。一般支架植入一年之内,要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和一年进行四次定期复査。如果有其他特殊情况可以增加复查次数。置入支架后半年至1年,建议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以了解其他冠脉血管情况及原支架有无再狭窄,以便根据结果决定减药或延期服药。
说在最后,冠心病是可治可防的,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冠心病和支架,且不可过于负面情绪化,从而添加心理疾病(焦虑、抑郁症),饱受身体、心理双重伤害;当然抱有无所谓态度也是不可取的。至于必要时的支架置入,医生会严格按照适应症来执行,绝不会随意放置支架,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也是为了让您的生活更美好,理应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