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科接诊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患者,以“舌麻木七天,加重四小时。”为主诉收入我科。患者自诉:七天前感觉舌尖部持续性麻木,未在意,四小时前整个舌体麻木并伴有舌面针刺样疼痛。因为这位患者的亲属曾因脑血管疾病在我科多次住院,所以,她对脑卒中的症状也有所了解,怀疑自己是脑血管疾病而选择神经内科就诊,这说明我们的健康宣教工作是有效果的。
经过管床医生各项全面检查后排除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灼口综合征可能,再三详细追问患者的病史后,患者无不良刺激、勿滥用药物史、无发热感染史、无明显精神创伤史,给予患者调节神经、缓解麻木疼痛的治疗方案,并给予心理疏导。经过七天的治疗后,患者感觉明显好转。
那么,什么是灼口综合征呢?
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以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感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又称为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该病临床并不少见,在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的7倍。疼痛部位常位于舌尖和舌侧,部分患者还会感到口干,可能出现口苦、口酸或金属味觉等异常感觉。此类患者在专科检查时,往往没有明显的异常所见,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
图片
灼口综合征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可能的诱发因素有局部、系统、精神和神经因素等多方面。
1、局部病变: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残根、残冠、锐利的牙齿边缘、不良修复体等均可引起,口腔修复体中不同金属间产生的流电刺激也是局部刺激因素之一。
2、全身病变:如激素水平变化、缺铁性贫血、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血清铁与锌含量低下、药物性副作用、免疫性疾病、消化道疾病、外周神经生理病理改变及微循环障碍、舍古林综合征、唾液流率减少与化学成分的改变。
3、精神因素:这是原发性灼口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精神紧张、焦虑、人际关系紧张、遭受精神刺激、恐癌症、疑病症、抑郁症等往往可以引起或加重口舌疼痛不适症状,或成为灼口综合征的结果。精神因素还可造成口腔不良习惯,如磨牙症、紧咬牙、咬颊等,以致引起口腔肌肉的紧张、疼痛,从而导致本病。
4、神经系统病变:目前有较多的研究显示神经病变的参与,疼痛感可能涉及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灼口综合征患者可伴有三叉神经传感器小C型神经纤维的改变及唾液中神经肽的异常检出。
5、其他系统性疾病:研究发现,消化道疾病引起营养失调,B族维生素、叶酸和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仍缺乏特异的特效方法。治疗主张全身和局部、中医和西医、生理和心理相结合。
1.药物治疗:如果患有灼口综合征,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起到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2.穴位注射法:如果患者出现味觉异常的情况,如金属味、咸味、苦味等,还可以通过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
3.中医治疗:患者可在中医指导下,将中药材配比后煎服,可以对疾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4、心理治疗:向患者解释说明治疗的必要性,说明治愈的信心,避免悲观的不良心理。通过患者的自我监察和治疗的反馈,识别导致口舌疼痛的心理因素。一般是通过精神分析治疗、认知治疗等方法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