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如何治疗?

孙华启医生 发布于2022-05-31 18:50 阅读量713

本文由孙华启原创

1

什么是房颤?

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指过快而极不规则的心房异位搏动,频率常为350~600次/分。


2

房颤会引起哪些不适?

多数患者无明显感觉。轻者仅仅引起心慌、胸闷或乏力,严重者可以产生头晕、胸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甚至晕厥等症状。出现突发的偏瘫、意识丧失可能已经发生了脑栓塞,情况多非常紧急,会迅速死亡。



3

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分4种类型:初发性、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有的以急性、慢性之分。部分呈家族性分布,为一种心脏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引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4

如何识别是否是房颤?

我们可以通过普通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遥测心电监测捕获心电异常的状态,且现在市面上更有手腕手表类设备等,一般都可以方便地明确。



5

房颤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一是中风,研究显示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中风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房颤引起的中风致残率达25%左右,死亡率可达25%,不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二是心力衰竭,房颤可以直接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也可以使正常的心脏功能迅速恶化。



6

如何让“异动的心平息”?

消除房颤是治疗的根本目标。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现阶段绝大多数房颤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遗憾的是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总体有效性不高。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外科“迷宫手术”和内科导管消融术(射频、冷冻)以及房颤的电转复治疗。外科手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外科开胸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成为了根治房颤的首选。



7

电转复治疗房颤可行吗?

怎么安排?

电转复首先适用于因为血压低、需要紧急转复的患者,利用除颤器同步模式电击心前区,达到心电同步化的目的。术前一定要给予普通肝素静脉使用,紧急时可以不用。但是,择期电转复房颤,需要事先正规抗凝3周,并且术前检查心脏经胸彩超或经食道彩超,排除左心房血栓,术后再抗凝4周。非紧急转复,电转复前需要镇静,提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8

哪些房颤患者更适合

房颤射频消融术?

⑴症状明显、使用≥1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尤其是那些老年人,发作后有心脏停跳出现大于5秒长间期的患者,过去都是只有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权衡与药物治疗的利弊后实施。

⑵病史较短的症状性持续性房颤;

⑶存在心衰或心脏射血分数低的症状性房颤,尤其是考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

⑷伴有预激综合征特别是旁道不应期短且有快速前传时,这类病人属于极高危患者,极易猝死,像马拉松猝死患者,有一部分这类貌似正常的病人;最近,我们做了一例该类患者,出现2次晕厥,证实为显性旁道合并阵发性房颤,手术顺利。

⑸慢快综合征,以避免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⑹左心房无明显扩大、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长程持续性房颤。



9

何为房颤射频消融术?

在导管室进行,属于复杂高端介入手术。局麻下操作,近年随着技术进步及设备完善,安全性大大提高。手术是在电生理传导活跃和频繁的肺静脉口心房的前庭部位,通过三维标测,靶点呈串珠形布点(分区),通过释放射频消融电流,打消异常电传导,把异常电活动“逼”进肺静脉,阻滞其传出。手术需要穿刺股静脉,提供血管入径即可。手术时间多在1.5小时左右,手术后也仅需局部沙袋压迫6小时,平卧12小时,术后3到5天即可出院。当然,不是所有房颤都适合或需要介入手术,成功率从60%到90%不等,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或3次手术,且手术费用也比较高,需慎重选择。



10

何为房颤治疗“三大原则”?

一是控制心室率,就是不让心跳太快。对于无法转为正常心率的患者,至少不让心跳过快,我们通常使用倍他乐克、地高辛等;二是预防血栓栓塞,房颤导致的不仅有脑栓塞,更可以导致肢体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危害极大;三是恢复维持窦性心律,即正常的心跳,就是理想的状态。


11

如何预防房颤的栓塞事件?

抗凝方案的实施需要专业的评价,根据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平衡患者获益大小。经典的抗凝方案是华法令的使用,多年的经验表明,规范使用可以预防67%左右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但是华法令使用要求每月监测化验,INR在2.0-3.0范围内,有多项注意情况,起始用药需要住院,关键是老年人不要吃错量,不要因为懒得跑医院而拒绝化验,更不要道听途说随意自己去服用华法令。近几年,新型的抗凝药物出现,使得房颤抗凝可以在家启动,无需抽血监测,抗凝效果与华法令不相上下,出血风险明显下降,随着国家医保政策及集采措施的落地,新型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已经普及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阿司匹林已经明确被排除在房颤抗凝治疗的范围,无效甚至有害。



12

房颤已经成功进行了射频

消融手术,还需要抗凝吗?

这是个很深刻的问题,首先需要说的是,做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目的不是为了不抗凝,如果病人已经患有症状性脑栓塞,再次栓塞的风险可能较高,仍然需要抗凝。如果是一个50多岁阵发性房颤患者,仅仅有高血压病,消融后就仅需3个月抗凝。这需要医生和患者仔细权衡。



13

房颤患者脑栓塞怎么办?

首先是急性期处置,紧急在导管室介入取栓是首选,因为心房内的血栓有的是时间偏久的,静脉溶栓往往效果不佳。康复期治疗同样很关键,需要仔细评估抗凝的必要性,后续适时抗凝治疗。对无法抗凝治疗或不愿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仔细评价房颤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减少再次及反复出现脑栓塞事件,因为谁也不会总是幸运的。



14

如何预防房颤?

首先是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酒明确是导致房颤的病因;肥胖同样增加房颤的发生率。其次,要把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控制好,并且选择有益于心肌保护的降压药,而不是随意购买使用。三是积极改善冠心病缺血状况,需要时及时干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