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和父母都活得这么累

王伟医生 发布于2023-04-21 10:56 阅读量553

本文转载自天津南开华仁医院

为什么孩子和父母都活得这么累

有一位孩子的母亲,在诊室哭出来:“我们宁可要一个健康快乐成绩不好的孩子,也不要一个带着心理疾病成绩优秀的孩子。”

可惜,为时已晚。

在父母和老师眼里,一个优秀自信、开朗阳光的女孩,却是平日里会用刀划手臂、割腕、情绪极度不稳定的人,直到在天津南开华仁医院精神心理专科检查出抑郁症的那天,家长都还在说“有什么办法能快点治好,让孩子赶紧去上学”。

很遗憾地公示一项数据:2022年各中小学青少年心理将康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有抑郁症倾向的孩子,占到总人数的30%,其中有50%是在校学生。

抑郁症这个词,正在一步步逼近我们的孩子。























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早上10点开始接诊,诊室门口已经围满了焦急等待叫号的家长。

天津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许多家长常常因号满、挂不上专家号而求助无门。

天津南开华仁医院费宝义主任坦言:“社会压力大,一层层加码,最薄弱最卷的就是这些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压力就这么大,能不抑郁吗?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都送到我这儿来了。”

很多家长会问:我们小时候也没见有什么抑郁症啊,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怎么还能得抑郁症呢?

首先
  需求不同 


以前的孩子,每天放学能买到一杯冰淇淋、吃到一颗棒棒糖,就已经很开心了。

现在的孩子,每天去肯德基麦当劳也觉得无趣。

因为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家家都是“富养孩子”,却忽略了精神追求。或者说,做父母的,就从来没有过完整的精神追求,所以并不知道怎么去守护和引导孩子的精神追求。


其次
  电子产品和网络占据了休闲时光  


以前的孩子,放学写完作业,就可以找小伙伴们一起玩儿,打球、踢毽、过家家,这些不起眼的孩子之间的社交,其实是很好的疗愈方式。

现在的孩子玩耍的空间被严重压缩,写完作业就捧着手机或是坐在电脑前面打游戏,面对面人与人的交流太少,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可是家长能管得了孩子不允许玩手机打游戏吗?并不能。


第三
  家长给孩子的陪伴时间太少  


没有小伙伴面对面的玩耍,也没有家长的高质量陪伴。

家长要么是忙着催促孩子学习、了解孩子哪里偏科哪里需要补习,要么就是忙着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从来没有认真陪孩子聊一场没什么营养、天马行空的对话,也从来没有真正放下手机陪孩子去游玩旅行




孩子活得累,父母也累。

“允许孩子的普通”将是我们未来10年,父母的重要一课。

“放下手机”则是孩子和父母都要经历的重要一课。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