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刘尚勤医生 发布于2023-11-11 18:57 阅读量603

本文由刘尚勤原创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血液疾病。TTP的主要特征是小血管凝血(血栓形成),导致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从而引发各种症状。本文将概述TTP,包括其诊断标准、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区别,以及继发性TTP的相关药物及治疗建议。



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述



TTP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小血管凝血(血栓形成),导致血小板计数低。该疾病可导致严重出血、器官损伤和死亡。TTP的主要症状包括瘀点、紫癜、血尿、黑便、口腔血泡、鼻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发热、贫血、神经系统异常以及肾脏疾病等。



2. TTP的诊断标准



为了做出准确的诊断,临床医生必须认识到TTP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之间的相似性。除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鉴别诊断还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模式非常不同。诊断TTP需要考虑以下标准:



(1)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⁹/L;

(2) 有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

(3) 有神经系统异常;

(4) 有发热;

(5) 有肾脏疾病。



3. TTP与HUS、ITP和DIC的区别



TTP与HUS类似,但也有一些区别。HUS通常在胃肠道感染或肾损伤后发生,而TTP则没有明显的诱因。此外,HUS通常不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和发热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在TTP中较为常见。



ITP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血小板而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通常有皮肤和黏膜出血,但不会出现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异常和发热等症状。ITP的治疗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免疫调节药物。



DIC是一种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抑制物产生而导致的凝血障碍。DIC患者通常有瘀点、紫癜和器官出血等症状,但不会出现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和神经系统异常等症状。DIC的治疗通常采用抗凝药物治疗。



4. 继发性TTP的相关药物及治疗建议



继发性TTP与某些药物的使用有关,包括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和丝裂霉素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如果怀疑继发性TTP,应停药。此外,治疗建议如下:



(1) 输注血小板:为防止严重出血,可输注血小板。

(2) 血浆置换:通过置换血浆来清除体内的异常抗体和补体,从而缓解病情。

(3)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ITP等免疫性疾病引发的继发性TTP。

(4) 抗凝药物:可用于治疗DIC引发的继发性TTP。

(5) 停药:如因药物引起继发性TTP,应停药以消除诱因。



总之,对于疑似TTP的患者,应及时诊断并鉴别其与HUS、ITP和DIC等疾病的不同之处。同时,对于继发性TTP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相关药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缓解病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