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3个好习惯和坏习惯 你的孩子“中枪”了吗?

林晋业医生 发布于2022-07-22 10:54 阅读量3074

本文由林晋业原创


睡眠的3个好习惯和坏习惯

你的孩子“中枪”了吗?


为了确保孩子能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有些优良的睡前习惯是必须要培养的,而有些不良的睡觉习惯,请家长们努力帮助孩子克服!


3个睡觉坏习惯


(1)蒙头大睡


蒙头睡觉,被子里的空气不够流通,二氧化碳会逐渐增多,加上氧气不足,有可能导致大脑缺氧;


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的现象。




(2)张口睡觉


如果晚上张口睡觉,第二天醒来就会发现自己口干舌燥、嗓子干痒。


同时,张口睡觉还会导致人变丑,凸嘴、龅牙、大脸等严重影响孩子的五官发育。



(3)带“气”入睡


睡前千万别生气,胸闷气短、气滞郁结,这都会严重影响肝脏!另外,睡前生气,容易越想越气,影响一整个晚上的睡觉。



3个睡前好习惯


(1)睡前不玩手机


电子屏幕所释放出的蓝光会抑制大脑分泌褪黑素,从医影响睡眠!


另外,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心理学教授徐秀妍等人的研究发现:


手机不仅容易使人失眠,还会增加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


睡前远离电子产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孩子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2)睡前不要吃太饱


2019年中国青少年儿童睡觉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显示:


包括夜宵在内,青少年儿童每天最后一餐的进食时间点会显著影响其睡眠时长。


自18点起,小学生睡眠时长会随晚餐时间点的推迟显著下滑。


孩子胃里的食物还没消化完就匆匆入睡,会严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3)养成规律的作息


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建议,学龄前儿童(3-5岁)每天应睡够10-13个小时,学龄儿童(6-13岁)则是9-11个小时。



有多少孩子能做到?


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而又健康的作息,而暑假期间可以然后还在在白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午睡时间也不要太长。



建立睡前仪式感

睡觉才会“香”


如果你给孩子一份睡前仪式感,他就会懂得我们必须重视睡觉,同时也能大大提升孩子的睡眠质量。


1、将房间温度调节至最适宜


想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睡眠,那么在孩子回到自己房间时,就要让他感受到最舒服的温度。


例如,可以提前先把空调打开给房间制冷,以防孩子因为燥热而睡不着。


同时还可以在房间装一个小型的加湿器,还能安神助眠哦!




2、给孩子放舒缓的音乐


想必大多数孩子都是不愿意早睡的,在他的房内播放舒缓的音乐,不仅起到了提醒睡觉的作用,还能让他的内心逐渐地平静下来。



3、给孩子读故事、或和他聊天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读故事书引导我们入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睡前仪式。


伴着爸妈熟悉、安全而又轻柔的声音入睡,孩子的睡眠质量是一定会变高的。


另外,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


每天和父母进行睡前聊天的孩子,其语言能力也会大大超出同龄人。


在睡前和孩子聊聊天,孩子向你敞开心扉吐露情感,解放了一天紧张疲惫的心情,安心入眠是必然的,同时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


林晋业主治医师

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耳鼻咽喉科专业多年,曾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鼾症诊疗中心交流学习,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耳鼻咽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规手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