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经常熬夜,谨防突发性耳聋!

林晋业医生 发布于2022-07-21 11:08 阅读量3976

本文由林晋业原创

生活在嘈杂而快节奏的城市里,生活压力无所不在,噪声污染使得人们的健康备受考验,其中也包括耳部的健康。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就诊人数明显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什么是突发耳聋?

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聋)是指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近年来,我国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1岁,左侧略多于右侧,双侧突聋发病率较低。



突发耳聋有什么表现?

-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 约90%的人会出现耳鸣;

- 约50%的人有耳闷胀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

- 约30%的人会有眩晕或头晕,可伴恶心、呕吐;

- 听觉过敏或重听;

- 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

- 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



导致突聋的原因是什么


突发性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局部因素全身因素都可能引起突聋。


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另有约1/3患者的病因是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推测或确认的。


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



突聋该如何治疗


治疗突发性聋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根据听力曲线分型对突发性聋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目前是突发性聋的重要治疗,对各型突聋均有效。可以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

神经营养类药物

突发性聋可能会出现听神经继发性损伤,急性期及急性期后可给予营养神经药物。

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

使用抗氧化剂等可配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药物。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内耳水肿和缺血缺氧损害,改善内耳循环,也能明显提高血液及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和血浆中的容血量和在组织中的弥散半径,加快内耳毛细胞和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还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治疗效果与患病时间相关。

心理治疗

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让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其他治疗

另外还可以配合中医针灸、中药治疗。




突聋能治愈吗


突聋是急症,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尽量在3天以内,或者争取在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治疗。

1.低频下降型预后较好,有效率近99%,痊愈率可达到78.16%;全聋型有效率近70%,痊愈率只有14.29%;高频下降型有效率近10%,预后较差;平坦下降型有效率+痊愈率近90%。


2.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3.发病一开始就全聋或接近全聋者,预后差。


4.复发主要出现在低频下降型。


5.伴有眩晕的全聋型患者预后不佳。


6.年轻预后较好。



哪些措施能避免听力受损?


-------------------------------------


林晋业主治医师

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耳鼻咽喉科专业多年,曾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鼾症诊疗中心交流学习,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耳鼻咽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规手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