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袭,要预防那些疾病?

林晋业医生 发布于2022-07-14 10:44 阅读量4399

本文由林晋业原创




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

今天

你开空调了吗?


最近几日

我国多地正在经历一轮

“超凶猛”的高温天气

最高气温更是攀升到了35℃


高温黄色预警直接拉响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来了!

↓↓↓



2022三伏天有40天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一般来说,“三伏”中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这一时节,全国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大家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中暑

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轻症中暑

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严重可致昏迷、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尽量不要高温时段外出

☆ 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分,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并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户外工作要注意排班调息。

☆ 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佩戴宽檐遮阳帽及太阳镜。

☆ 外出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仁丹、风油精等。


不要忽略身体状况

☆ 如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有中暑症状,请这样做: 

  • 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休息;

  • 补充水分,小口慢饮;

  • 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周围通风,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

  • 休息后若不好转,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 对老、幼、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等一些容易受高温天气影响的特殊人群,应加强看护。




脑卒中

炎热夏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当夏季高温时,人的体温调节主要靠汗液蒸发达到散热目的,而夏季炎热更易缺水。身体一旦缺水,血容量不足,血黏度增高,血压升高,致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就容易出现脑卒中。此外,长期呆在温度过低的室内会导致排汗不畅,影响血液循环。


预防措施


在夏天,要避免大量出汗,保证机体的水分补充,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监测血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注意,这个时候一定要监测血压。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膳食中脂肪含量,保证充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轻体重,戒烟限酒,保持乐观情绪。



尿路感染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升高,体内的水分通过皮肤蒸发丢失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产生的尿量就会相对比较少,而尿液对细菌有冲洗的作用。


一旦尿路缺乏尿液的冲刷,细菌容易粘附在尿路上皮,造成了尿道中大量细菌的堆积,所以就会增大患尿路感染的风险。


预防措施


多喝水,不要憋尿

喝水有利于冲刷尿道,促进病菌的排出,憋尿会导致膀胱的内尿液返流到肾脏里面,引起尿路感染。


保持个人卫生

保持私处卫生清洁是关键,如果没有做好卫生清洁,就是给细菌制造机会,增加出现细菌感染的几率,诱发疾病。


上厕所擦拭应由前往后、及时更换卫生巾,这些生活的细节都要做好。


图片

急性肠胃炎

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容易滋生,食物也容易变质。进食变质食物或者进食沾染或滋生了病菌的食物,例如隔夜菜或凉拌菜,可造成胃肠道的感染,引起急性胃肠炎。


预防措施


发生了急性胃肠炎相关症状后,需要饮食清淡,不要再给胃肠道相关的刺激,注意休息,促进恢复。急性期呕吐严重时建议先暂停饮食,让胃肠道休息,等呕吐症状有所缓解后,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如稀饭、米汤、蛋汤等。避免食用牛奶、咖啡、酒、坚果等食物。


急性胃肠炎一般经过补水补液、饮食控制和充分休息后可自愈。对于存在呕吐或腹泻的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



三伏天,也是

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的气候条件,辨证施治,以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冬病”主要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慢阻肺、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风湿骨病、冻疮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的胃肠道疾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更容易驱散体内的寒邪。


“冬病夏治”就是践行了顺时养生的理念,其基本思想就是一方面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另一方面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患有肠胃炎、慢性腹泻、鼻咽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艾灸,预防疾病在冬天发作。


-------------------------------------


林晋业主治医师

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耳鼻咽喉科专业多年,曾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鼾症诊疗中心交流学习,有较三富的临床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耳鼻咽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规手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