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谨防中暑!学会这几招,正确应对!

林晋业医生 发布于2022-07-13 09:49 阅读量1267

本文由林晋业原创

高温天气里,千万别把中暑不当回事,重度中暑引发的死亡不在少数。


认识中暑

当外界气温持续超过35℃以上时, 人体内的热量几乎都要通过出汗蒸发。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如果长时间在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的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可造成体内积存热量逐渐增加,而出汗蒸发散热却越来越少,使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导致人体体温异常升高而发生中暑。除上述因素外,工作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也均为引发中暑的常见诱因。




中暑的表现

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1、先兆中暑的症状为:

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 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2、轻度中暑

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 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3、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穴。在急救的同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急救这几招请记牢

一般情况下,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病人经现场救护可以恢复正常。

一移: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

二敷: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用冷水、冰水敷。

三饮: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擦:当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五降: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热射病患者的救治,要遵循以下原则:快速、有效、持续降温;迅速补液扩容,如果难以口服补充液体时,要静脉补液;控制患者的躁动和抽搐,同时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给重度中暑的病人喝水。因为病人在大量出汗的时候,汗液会带走很多盐分,造成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失衡,如果这时候再给他喝大量的水,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使病情加重。




再介绍3种降温方法:

1.蒸发降温,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可以实现有效降温。

2.冰敷降温,冰袋物理降温,要注意避免冻伤。

3.在医疗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使用体内降温、药物降温方法。



预防中暑这样做!

1.做好防晒防暑的准备

尽可能呆在有空调的地方或者凉爽的地方。热天建议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调整户外运动的强度。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休息。





2.合理饮食,补充盐分

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部分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和矿物质,应及时补充。

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奶豆类。饮食清淡,不宜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早晚可食用一些防暑粥,例如绿豆粥、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赤豆粥、冬瓜粥、荷叶粥等。





3.掌握急救方法

学习中暑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方法。同时常备防暑药物,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暑症片、夏桑菊颗粒等。





-------------------------------------


林晋业主治医师

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耳鼻咽喉科专业多年,曾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鼾症诊疗中心交流学习,有较三富的临床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耳鼻咽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规手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