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打鼾真的是睡眠得香吗?揭秘打鼾背后的秘密

于巧莲医生 发布于2022-04-29 06:02 阅读量9786

本文由于巧莲原创

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身边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几个朋友一聊天发现好个人的老公都打呼噜。打呼噜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按照传统观念还是睡得香的标志呢,这是真的吗?本期科普为您揭秘打鼾背后的秘密!



深圳有个刘女士就每天面临着这个烦恼。


忙忙碌碌了一整天,刚准备躺下休息会儿,就会被一阵阵雷声般的鼾声惊醒,她家老张又开启“拆迁”模式了!(一睡觉就震天的雷声开始了,有个时候隔着墙都可以听得到)



他们结婚多年,刘女士几乎每天都会被老张的呼噜声吵醒。更可怕的是老张还会经常睡着睡着就坐起身,坐一会儿又躺下睡,呼噜打一阵停一阵,猛吸一口气,伴随着如雷般的鼾声,很快又憋住了,一个晚上反反复复好几次,但人却好像还在梦中。第二天起来他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打呼噜。


有时突然听到他不打呼噜了,刘女士还会不停地试探他是否还有呼吸,生怕一觉“睡过去”,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夜间鼾症加剧的同时,老张的日间生活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状态。早上起来口干舌燥、精神萎靡,白天经常打瞌睡,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就能睡着,记忆力下降、血压越来越不稳定。



看着老公的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刘女士终于忍无可忍了!听说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有个深圳东部最大的睡眠医学中心,便拉着老公来就诊了。


经过检查,于巧莲医生发现老张的舌体肥厚,双侧扁桃体肥大,慢性充血,咽喉里可以让气流通过的通道变得很窄很窄了,如果到了睡觉时,肌肉一松弛,一下子就把气道堵住了,上呼吸道被堵塞了,就会出现睡眠憋气,睡觉不能正常换气,自然就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身体反复间歇性缺氧,疾病就找上门了。经系列专业检查后,医生告诉老张,他得的病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俗称为“鼾症”。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指的是在夜间7小时的睡眠时间里有超过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或者是低通气,每次超过10秒以上,并伴随打鼾和缺氧的症状。


OSAHS常表现为打鼾,打鼾声音大且不规律,张口呼吸,可能伴有憋醒,晨起头疼、口干。


白天可能精神萎靡、嗜睡,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焦虑或抑郁等精神症状。


OSAHS有哪些危害呢?


OSAHS会造成夜间慢性间歇性缺氧,最终可能引起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可能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糖尿病、脑卒中和性功能障碍等全身多种疾病。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行为治疗、无创呼吸机、手术治疗、和口腔矫正器等。


听完医生的介绍后,刘女士和她老公都吓出了冷汗,幸好及时来就诊了。

睡眠医学团队综合评估老张的情况后,为他量身制定了治疗方式,考虑到老张睡眠监测的呼吸暂停指数过高,同时合并超级严重的夜间低氧,第一步先给他试戴了呼吸机,并测试了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呼吸机治疗一段时间后又进行了精准的手术治疗,最后帮助他彻底摆脱了睡眠打鼾的困扰。
 

术后3个月的监测数据显示,老张的各项指标均回归了正常范围。他的缺氧问题完全解决了,如雷般的鼾声也终于消失了。老张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没有了枕边的呼噜声,刘女士也可以安然入眠了。俩人终于都恢复了健康的生活状态!


看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打鼾不是那么简单了呢?那危害这么严重的OSAHS,老百姓怎么能简单自测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量表——STOP-BANG量表(睡眠呼吸暂停筛查工具)来自我检测,看是否有OSAHS的倾向!



注:每一个回答为“是”代表1分;总分≥3分,则表示存在OSAHS显著风险。


如果不幸您的总分达到了7分,请您尽早到医院的睡眠门诊就诊,目前很多医院都设置有睡眠门诊,有些睡眠门诊在耳鼻喉科,有些在呼吸科或神经内科。


是不是人人都有可能睡眠打呼噜呢,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不会一睡觉就打呼噜,偶尔劳累打几声也不用特别担心,关键在于预防。


怎么预防不得这么病呢?


01

减肥,不要太胖


对于肥胖者来说,要控制饮食,配合科学运动,有目标有计划地减重,并长期坚持,最好把体重管理做为自我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02

少“躺平”,多侧睡


平卧、趴卧更易打呼噜,因此,睡觉时建议右侧卧位,适当垫高头部,减轻睡觉过程中舌后坠对气道的压力。



03

戒烟勿酗酒,清单饮食


烟酒、重口味食物使得咽喉部肌肉肌张力下降,过量饮酒后,人更容易进入深睡眠,会加重气道阻塞,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低氧,这时危险就很容易出现,重度OSAHS的患者饮酒后会大大增加猝死的风险呢!(⊙o⊙)… 好好善待自己的身体吧!



本期科普专家是于巧莲医生,更多精彩科普,敬请关注我的160健康号!如需门诊面诊,请预约我的睡眠门诊!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