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江苏省肿瘤医院的郭仁宏医生,最近临床上碰到几个食管癌病人,由于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很相似,所以因此耽误了最初的治疗。那么,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食管癌的早期筛查与预防。
导读
根据世卫组织下属的IARC在2018年9月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全球食管癌每年新发病例57.2万,死亡50.9万,而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死亡病例,我国都占了55%左右。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由于食道癌的早期症状跟慢性咽炎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常被患者误认为是咽炎,因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01
早期症状
一、食管内异物感
病人因某一次吃了粗糙的食物而将食管擦伤,类似细小的鱼骨头,或者疑为误将异物吞下而存留在食管内,有类似如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贴附在食管上,吞咽不下,无疼痛,即使不作吞咽动作,也仍有异物存在的感觉。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道的病变位置相吻合。
二、咽部干燥感和紧迫感
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顺畅,并有轻微疼痛,有点干燥、发紧的感觉。特别是在吞咽干燥或粗糙食物时,这种干燥、发紧的感觉更为明显。另外,这种早期症状的发生与情绪波动有关。脾气暴躁的也会导致气管道发紧,影响食欲,引发食道癌。
三、吞咽梗噎感
食管癌的早期阶段,由于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粘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如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梗噎感,多半是因为吞服类似烙饼、干馍或其他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发现。
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
常有食管口变小,食物下咽困难并有停留的感觉。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进食之后即行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烧灼的疼痛。
五、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
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既不能指出不适部位,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只是感到肚下为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出现在下咽食物时,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
六、胸骨后疼痛感
这种表现在早期食道癌病人中比较多见。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得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疼痛的轻重与食物的性质有关,吞咽粗糙、热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比较重;吞服流质、温热的食物时,疼痛比较轻。咽食物时疼痛,进食后又有所减轻甚至消失。这种症状大多可用药物治疗,暂时获得缓解,但数日或数月后病情又会复发,且反复出现,存在较长时间。
02
高危人群
一、有消化道症状者
有消化系统症状的人群更容易患食道癌,比如胃食管反流等;这是因为不良症状长期刺激食道可引起食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受到致癌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癌变,因此有消化道症状的人其食管癌的发病风险会比一般人高。
二、慢性食管炎伴不典型增生
其食道内壁黏膜细胞因炎症而处于活跃的代谢状态,容易发生癌变,此类人群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并尽快治疗相关症状。此外,糜烂性食管炎,巴瑞特食管、食管白斑等也是高危因素。
三、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有食道癌家族史的人,其发病风险要比常人高出许多,食道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因此此类人应定期检查,遇到不良症状及早就医。
四、不良生活习惯
有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的人,或者爱吃腌制、过烫饮食、烧烤、熏制食物,缺乏维生素的摄入的人群容易患食道癌,因此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隐血试验阳性者
患有食管炎的患者及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其发生食道癌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很多,应谨防食道癌的发生。
六、高危年龄组和高发地区
<30岁食管癌患者比较少见,仅占0.5%~1%;>3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上升;45~65岁的中老年人发病机会最大,占67.3%,是食管癌的高发年龄。
七、高发地区
已知我国食管癌的主要致癌因素是致癌性亚硝胺和真菌毒素。这些致癌物广泛暴露于高发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中,与人们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长期居住在高发区,暴露于致癌物的人群,以及非高发区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具有较高的患癌风险性。
八、食管癌术后患者
食管癌常多点发生,其癌灶周围有广泛的上皮细胞增生改变,即癌前期病变。在手术切除的癌旁细胞中常可见到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增生病变。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往往不是癌灶残留的复发,而是原癌旁上皮增生病因灶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所以,食管癌手术后的患者也属于高危人群,应当接受定期检查。
03
筛查手段
一、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经过实践证明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大面积普查切实可行,总的准确阳性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简便,受检查痛苦小,假阳性率低。
二、X线钡餐造影
该方法能早期发现食管黏膜、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能够帮助较早判断食道癌前病变。且痛苦小,易耐受。
三、金标准:内镜检查
该方法已成为检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规的临床诊断、术后随访、疗效观察的最可靠方法。在早期食管癌中,内窥镜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
04
预防建议
一、远离亚硝胺与霉菌
亚硝胺与食管癌的关系密切,霉菌能增强亚硝胺的致癌作用。要禁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少吃市售的咸鱼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饮水也要注意水源卫生。
二、禁烟限酒
吸烟的致癌面广,自不必说。有的酒含亚硝胺、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还有醛醇等间接致癌物。酒精对食道粘膜长期刺激也是促进粘膜异形改变的主要诱因。
三、改善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与食管癌有关系。蛋白质缺乏会出现食管粘膜增生,容易恶变;脂肪缺乏时有碍必须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影响健康和降低免疫功能。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烹调中常破坏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四、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患食管癌的病人常缺乏铁、钼、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2、C;阿司匹林能防此病,故高危人群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药物来预防。
五、忌吃粗烫,细嚼慢咽
食物过烫、过于粗糙以及进餐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的咀嚼,颗粒粗糙、温度较高的饭菜,很容易损伤本身就很脆弱的食管黏膜上皮,使其破溃,进而发生形变而致癌。
六、积极诊治一般食管疾病
患食管炎、白斑、息肉、憩室、贲门失弛缓症等,由于组织学改变、功能变异、局部受刺激,容易恶化形成癌症。
一定要密切观察、积极治疗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每年一次的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至关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