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披露在中国的癌症死亡率中,肺癌仍然排名第一,2020年有72万人死于肺癌。美国的数据中,肺癌的死亡率连续27年下降,但仍为死亡率第二的病种。美国肺癌死亡率的下降得益于定期的低剂量螺旋CT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肺癌因为结节小、密度低,通常没有症状。目前已有证据显示,低剂量螺旋CT是唯一可以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工具,早发现早治疗才可能提高生存率,甚至实现完全治愈。有文献指出,在7年的随访观察中,5万名患者,每年以低剂量螺旋CT随访的较普通胸片随访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20%。我们建议肺癌高风险人群,如年满40岁,直系亲属有肺癌或本身有癌症病史、长期抽烟史及经常接触处方油烟等,都应该定期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当我们体检发现肺结节时,正常人第一反应就是:慌!实际上,大可不必谈“结”色变,大多数低剂量螺旋CT发现的肺部结节,仅有1%-2%的人被诊断为肺癌。实际上随着AI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微小结节,直径小于5mm,甚至1-2mm的磨玻璃结节也呗发现,但大部分只需要随访观察。由此而来的是造成了很多的焦虑,一般來說,纯磨玻璃肺结节在5mm以下的,只需随访观察;5mm-10mm大小的磨玻璃结节,建议三至六个月再复查一次;而10mm以上磨玻璃结节,则应考虑进一步活检或手术切除。实际除了结节大小,临床中还需要参考结节的密度、生长速度以及其他特征改变等去决定是否干预。
小结节看得到、摸不着可该怎么办?
对于手术切除肺结节,大部分人担心的是这么小的结节要切很多肺么?怎么去找到它。以前大部分磨玻璃肺结节的切除只能依靠去放射科定位后返回病房等待手术。可能这一过程可能造成气胸、血胸、定位偏移、疼痛等不适。
目前全球范围对于需要定位的肺磨玻璃结节最为先进、安全的方法之一便是在复合手术室进行定位、切除一站式手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配备改设备,并在复合手术室内可进行肺结节的穿刺活检、消融、定位后切除等治疗方式,本次主要是讲解复合手术室的定位切除一站式手术方案。 麻醉后经皮穿刺定位复合手术室可进行实施透视确定切除目标与切缘的距离,精准切除,减少切除过多的肺组织的同时又确保切除距离。 所以,在复合手术室下进行定位切除手术可避免因切除不足的扩大切除以及因找不到肺结节被迫进行肺叶切除的尴尬局面。 在复合手术室下,我们进行了工作改进,避免经皮穿刺的并发症,如损伤血管、血胸、气胸等,我们开创性的在复合手术室下采取新式定位方法,可完全避免误损伤血管风险,同时术中可随时进行扫描,实时确定结节与切缘距离。
术中在肺表面放置不透X光的金属丝。
手术中进行CT扫描
吻合器切除前再次进行判断肺结节切缘是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