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日常调理

王晓燕医生 发布于2022-10-28 14:03 阅读量727

本文由王晓燕原创

抽动障碍目前真正的原因不十分清楚,但常因心理因素、饮食不当及感冒诱发。
为了孩子早日康复,家长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寻找引起抽动发作的诱因并避免。

    2、营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关爱,当孩子情绪急躁之时,以妥当的方式了解其所想,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平复其情绪。对于严重的情绪压抑和郁怒则可以让其宣泄出来,包括奔跑、痛哭、狂叫或者去合适的地拳击等。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商量制定家风家规,父母起表率作用,逐渐形成一家人都遵守的契约,比如生气时不可以乱发脾气、打骂等。对于年龄大的孩子,可以让其读《家有生气小恐龙》、《野兽出没的地方》、《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等来提升自身对愤怒情绪的认知及管理。在此特别强调家长父母表率作用的重要性,父母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情绪化,尽量少批评责怪,多鼓励表扬,惩罚和激励要合理妥当。

    3、尽量淡化孩子对病情的关注,不要当面谈论病情,更不要不停的询问他为会有这些表现,日常中可以选择孩子喜欢且有益活动转移注孩子意力,比如琴棋书画、听曲唱歌、运动散步、拼积木玩乐高、旅游等。在此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选择孩子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孩子。

    4、作息有规律,劳逸结合,适量运动,尽量避免感冒。

    5、避免贪玩手机、电子游戏和做过于刺激性的事情。

    6、少食海鲜、牛羊肉、膨化食品、饮料,尤其是辛辣油腻的食物(烧烤、火锅)。

    7、引导其与优秀的孩子交朋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的榜样能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改变不良习惯。榜样可以来源于生活中,也可以来源于书本和电视里的角色。

    8、推荐一个“静以养神”的方法。每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房间内闭目静坐,做到心情平静、排除杂念、全身放松,配合吐纳之法深呼吸20-30分钟,年幼患儿家人可在旁陪同。

    9、最后强调,抽动障碍的发病不会引起器质性的损伤,但会引起心理障碍,使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会造社交退缩。其发生与家庭、学校、社会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紧张、自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密切相关。患儿担心扮怪相或发怪声易引起周围人注意,会产生巨大心理负担,表现紧张、焦虑、自卑、不合群、退缩、灰心、敏感、多疑等。越紧张焦虑自卑,症状越重,症状越重心理障碍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而致疾病迁延难愈。所以家长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情绪稳定,并要引导患儿正确认识疾病,保持开朗乐观,坦然面对疾病,不必因此而自卑、自责。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