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时服药、安心休息、加强营养、调整好身体状态,积极应对抗肿瘤治疗......”
听着这样的嘱托,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其实,这些嘱咐都是肿瘤科医生在与肿瘤患者进行的最基本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就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医生们的建议中又增加了“适当进行有效的运动和体育锻炼”这一条。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适当进行运动和体育锻炼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内容。“cancer cell”杂志上刊载的研究,为运动有益肿瘤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依据,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强免疫效应来发挥抑癌作用,继而达到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效应。
通过对“运动处方”观察显示,有效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生命质量,有效的有氧运动可提高肿瘤患者的体质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肿瘤因素性疲劳,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肿瘤患者就是应该好好的休息,从而保证有充足的体力进行抗肿瘤治疗。然而,休息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过分强调,尤其不建议长期采用卧床休息、久坐等模式,这样会导致患者身体功能受限,肌肉力量下降。与之相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积极、有效、适宜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改善肿瘤患者的功能性行走距离、去脂体重等指标,这些均有助于提高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减少肿瘤治疗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总体医疗费用等。
体育锻炼具有如此多的好处可不只是局限于肿瘤患者,还有包括一些运动损伤、慢性疾病、代谢疾病等多达20余种疾病也有益的,自然也包括短期运动还是长期运动。然而,运动干预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不能替代正规的、规范的抗肿瘤治疗措施。
如此说来,在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就是抗癌的运动处方。也就是在给患者实施药物性处方治疗的同时,还要给予患者一个具有针对性、可实施、可评价的运动处方。而且,这样的运动处方,不只是我们常说的“多走走”“多动动”“常活动”这样泛泛的说法。而是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身体状态、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给出运动的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指导患者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在时间和强度上需要注重循序渐进,兼顾患者的身体状态,明确患者最为急需改善的内容。与之同时,最好由专业的体育运动专家进行运动评估、评价和指导。运动处方的严谨性与药物治疗的处方一样,不恰当实施的后果同样是带来运动损伤和治疗危害。
肿瘤患者的运动和体育锻炼需要从散步等最简单、基础的运动开始,并且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有序进行、循序渐进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突然间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参加剧烈的运动都不是聪明的选择。
最初的运动以每次15-2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分钟,运动的强度以稍微出汗为宜,活动中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到70%为适合。每周至少要坚持运动3-4次,或者是隔日进行。对于那些体质较强者,运动强度较大的患者而言,运动后则以自己不感受到疲劳,可以坚持每天进行运动的强度为宜。
对于运动时间,以每天下午5点到7点最为适合,这也是人体新陈代谢快、心脏跳动和血压调节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体温也较高,肌肉容易被激活,柔软度也更好,对实施运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员来说也是更加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