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08月08日,立秋!
秋高气爽,秋燥将袭!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干燥的感觉,
比如:口干、眼干、唇干、皮肤干燥等……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您喝了没?
今天,罗医生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相关知识!
#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一、西医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
在我国,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3%~0.77%,
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2%~4.8%,
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20),
好发年龄为30岁-60岁。
本病起病较隐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部分患者仅有口眼干的局部症状,而就诊于口腔、眼科等,
而部分患者则以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而就诊于相关专科。
因此,极易被漏诊!
1、外分泌腺体及具有外分泌腺体功能的内脏器官:
1) 唾液腺:患者经常表现为口腔干燥、频频饮水,进干食常需送水服;牙齿片状脱落,最后留下残根,形成猖獗齿,饮食时经常刺破口腔黏膜形成口腔溃疡,让人食不知味;镜面舌:舌粘膜绛红色,干燥少津,有如牛肉舌,患者经常口述为舌头都粘在上颌上,甚则夜寐时有如火烧感,饮凉水后方能稍缓,使人寝不遑安。
#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2) 泪腺:由于泪腺受损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眼睛时常出现干涩、磨砂感、眼部充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干燥性角膜炎、角膜上皮糜烂、角膜溃疡等并发症,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欲哭无泪!
3) 皮肤黏膜:皮肤干燥,也是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常见表现,有很多患者甚至出现皮肤苔藓样变皮损;紫癜(高球蛋白血症相关性紫癜),多见于双下肢,这类患者大多在血液科门诊就诊,但是,最终还是需要风湿免疫科的专科诊治。
4) 呼吸道:气道干燥、肺间质病变。由于呼吸道的外分泌腺体受累,支气管黏膜的“自洁”作用减低,加之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此类患者呼吸道感染频发,需做好个人养护。
#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5) 胃肠道:萎缩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病、慢性腹泻;肝功能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慢性胰腺炎。由于消化道受累,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等。
6) 肾:不明原因的低血钾:主要累及远端肾小管酸中毒,造成Ⅰ型肾小管酸中毒,引起低血钾性肌肉麻痹;严重者可出现肾钙化、肾结石以及软骨病。
2、其它系统受累情况:
1)肌肉关节:关节炎、肌肉无力症状等。
2)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对称性感觉神经受累为主)、自主神经(直立性低血压、无汗、心动过速、胃肠功能紊乱等)、中枢神经系统(视神经脊髓炎等)均可受累。
3)血液系统:白细胞减低最常见。
4)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伴随SS存在,包括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低减症表现。
二、中医学是如何认识干燥综合征的呢?
干燥综合征(SS)属于中医“燥痹”的范畴,其发病乃因“内燥”偏盛,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所致。SS是常见的风湿免疫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气阴两虚是核心病机。
中医药治疗SS具有以下六个优势:
1)改善腺体症状:SS以外分泌腺体受累为主,超过80%的患者存在口干、眼干症状,中医药治疗能增加SS患者唾液分泌量,显著改善腺体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2)个体化治疗:30%-40%的SS患者存在系统受累,不同系统受累患者临床差异较大,同一系统受累患者亦存在区别。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基础,对SS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是中医的天然优势。
3)改善系统受累:对系统受累的SS患者,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提高疗效,如升血细胞、改善肺功能等。
4)改善睡眠和情志问题: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是SS的治疗难点,中医药干预可以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
5)早期干预发挥“治未病”功效:SS疾病早期,中医整体调理,有望延缓疾病的进展。
6)增效减毒:中医整体调理可以减少激素、免疫抑制的使用量和不良反应。
说到这,相信大家对干燥综合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吧!
最后,针对秋高气爽的季节,给大家推荐一道药食两用、益气养阴的靓汤!
沙参麦冬石斛猪肉汤!
材料:沙参15克,麦冬15g,石斛15g,瘦猪肉6两。
做法:瘦猪肉洗净,过滚水3分钟,捞起备用;将材料放入汤煲内,加适量清水,慢火煲个半小时;食盐调味便可饮食。
(食在广东,各位煮夫/妇可自由发挥!下图为罗医生的老友阿月提供,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