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想说懂你不容易!

罗晓光医生 发布于2023-06-26 22:17 阅读量4599

本文由罗晓光原创

凌晨2时,医院病房的走廊静悄悄的......

“哎哟哟!哎哟哟!救命呀,痛死我了,像刀割似的,医生......”,求救声刺破了午夜的宁静!

一位体型彪悍、痛的呲牙咧嘴、眉头紧缩的中年壮汉,被护士推着轮椅进入病房!

只见壮汉整个右足肿的红彤彤的,活脱脱一根胡萝卜......

“别碰我,疼!”

右足查体时相隔一尺左右,顿觉周围空气都热乎乎,患者立即叫停了我的动作!

相信大家都猜到了,没错,就是“痛风”急性发作了!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今天,罗医生和大家分享一些痛风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痛风只损关节(明枪)?其实,更伤内脏(暗箭)!

痛风能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大都是经历过那种“钻心”的关节疼痛。

往往在服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后,就不管不顾了!

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是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样,高尿酸血症也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时间长了,一样会引起心、脑、肾的慢性损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如果把血管比作生活中的自来水管,水管中的“水”(即血液,正常动脉血pH值为7.35-7.45,呈弱碱性)在水管壁光滑的情况下,则可畅通无阻的将水送到各家各户(人体的五脏六腑)。而长期的高水平的血尿酸极易引起水管的腐蚀,进而导致水管内壁(大脑动脉、肾动脉、冠状动脉等)的不光滑、狭窄甚至完全堵塞等可能,各家各户都处于水压不足、缺水等状况(心肌梗塞、心绞痛、脑梗塞、肾功能不全等)。

所以,止关节痛只是治标,而降血尿酸,才是标本兼治之法!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误区二、血尿酸越低越好?

既然血尿酸对人体的伤害这么大,那血尿酸水平是不是越低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

凡事均有两面性!

血尿酸,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的!

1.尿酸有抗氧化功能

大脑因其较高的脂质水平及高新陈代谢率,而更容易被氧化损伤,高的尿酸水平的抗氧化机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十分重要。血尿酸水平过低,有可能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发生的风险。

2.增强免疫功能

尿酸在微生物入侵感染时,促进免疫应答。高的尿酸水平可通过诱发免疫应答来抵抗当时恶略环境下的自然灾难和传染病(如疟疾、霍乱、麻疹等)及某些遗传性疾病 (如地中海贫血)。在饥饿的条件下,人体内的尿酸可能起到产生刺激觅食的生存反应。

3.维持血压

有研究认为灵长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尿酸酶基因突变可能形成了一种优势,使得这些动物在低盐食物的情况下,仍然能依靠高尿酸来维持血压。有大鼠实验研究显示尿酸增加血压的作用!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迷惑了,血尿酸到底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呢?

答案:痛风患者的血尿酸,目标值:300-360umol/l(建议不低于180umol/l)。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误区三、痛风急性发作期,就开始降尿酸!

    临床上,经常能遇到一些痛风急性期的患者,同时服用消炎止痛药和降尿酸药物!

结果是越治疗,关节痛的越厉害,关节疼痛持续更久,甚至达月余!

标准方案:1.痛风急性发作期,需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2.如果在稳定的降尿酸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则无须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同时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误区四、为了降尿酸,几乎不吃肉!

    有些痛风患者,为了降尿酸,几乎不吃肉,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如缺铁性贫血等,其实大可不必!除了那些含高嘌呤的肉类避免食用外,正常饮食即可,人体内的血尿酸,大概只有20%来源于饮食,80%是由身体自行生成!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最后,和大家提一下生活方式的管理吧!

六字真经:管住嘴,迈开腿!

首先,饮食控制,限制高嘌呤的动物性食品,比如动物内脏、贝壳类食物、沙丁鱼等,还有广东特色—老火靓汤!还需减少中等嘌呤食品的摄入。

其次,减少饮酒,以及含果葡萄糖浆(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的饮料,比如:软饮料(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运动饮料、乳饮料等)。现在高尿酸血症越来越年轻化(门诊时有遇到高尿酸血症的初、高中生),与经常饮用此类软饮料有一定的相关性。

最后,规律的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