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宝爸宝妈,如果怀疑宝宝有腺样体肥大,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诊断清楚到底有多严重。我们通常有两种方法来判断:一种是分度法,另一种是比例法。
鼻咽镜检查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更直观的方法。医生通过鼻咽镜可以直接观察鼻咽部的情况,看看腺样体到底有多大,占了多少后鼻孔和鼻咽部的空间。具体来说:
腺样体占鼻咽部空间 < 25%:Ⅰ度肥大。腺样体有轻度增生,但对呼吸和鼻腔引流的影响很小,宝宝一般没啥症状。
腺样体占鼻咽部空间 26%-50%:Ⅱ度肥大。腺样体有轻度增生,鼻咽部通道变窄,宝宝可能会偶尔出现轻度鼻塞、睡觉打呼噜,但对小朋友的影响很小。
腺样体占鼻咽部空间 51%-75%:Ⅲ度肥大。鼻咽部空间被明显挤压,宝宝睡觉时会有鼻塞、打鼾的情况。
腺样体占鼻咽部空间 > 75%:Ⅳ度肥大。鼻咽部通道堵塞明显,宝宝可能会因为呼吸不畅,影响面容和身高等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时候必须积极治疗。
比例法是通过鼻咽侧位片来检查。简单来说,就是给鼻咽部拍一张X光片。在片子上,医生会测量腺样体的面积(A)和鼻咽腔的面积(N),然后算出一个A/N值。这个值能帮医生判断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A/N值 ≤ 0.50:腺样体大小正常,宝宝没啥问题。
0.51 < A/N值 ≤ 0.70:腺样体有中度肥大,可能已经开始影响呼吸了。
A/N值 > 0.70:腺样体病理性肥大,已经比较严重了,需要重视。

无论用哪种方法,关键是要诊断清楚宝宝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如果宝宝有鼻塞、打呼噜、睡觉呼吸暂停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和宝宝的症状,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