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来耳鼻喉科就诊的时候,应该留意到一个现象,即使您带孩子来检查鼻腔疾病或者腺样体的问题,医生会经常关注到另外一个系统——中耳。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来看一下耳朵和鼻腔、腺样体的关联。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的中耳和外界是不相通的,外耳和中耳有鼓膜这一扇窗户隔着。但是中耳却和我们的呼吸道通过一条管相通,医学上称为咽鼓管,中耳和外界的沟通,比如通气、排液都是通过这条管来实现的。如果有呼吸道的感染,会通过这条管直接累及中耳,或者是管口周围被组织压迫,堵塞,则会引起中耳炎引流、调节压力不平衡,从而导致中耳炎。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腺样体没有肥大,则咽鼓管咽口处于开放状态,随着腺样体逐渐增大,咽鼓管咽口逐渐被压迫消失。所以中耳炎是腺样体肥大的一个常见并发疾病。
典型的中耳炎急性期有耳痛、发热、甚至流脓的表现,一部分中耳炎没有急性期表现,在呼吸道炎症或咽鼓管咽口堵塞一段时间后出现,出现耳闷塞感或听力下降。也有些不敏感或者不能表达的小朋友的完全没有主诉,从而被忽视。一旦得了中耳炎,上呼吸道的问题如果及时得到控制,耳朵的功能自我治愈,如果持续存在有外界炎症刺激或者有腺样体压迫咽鼓管咽口,则中耳会处于持续炎症状态,影响听力,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听力下降。如果中耳炎持续时间过长,需要积极进行腺样体切除,也需要做鼓膜切开只管手术,让中耳从另外的通道与外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