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头颈部有瘘管吗?!有,其实还是很常见,如果处理不当,反复红肿化脓,要及时确诊,有效治疗,避免并发症及复发是治疗的关键。
一直想写一篇儿童先天性头颈部瘘管的科普文章,我是耳鼻咽喉科医生,也是小儿头颈外科医生。各种先天性头颈部瘘管的病人接踵而来,包括初诊患儿(这是比较幸运的,及时确诊,没有走弯路)、已经在外院行手术的患儿以及在外科门诊反复切开换药。第三类中部分患儿经历换药半年以上,各种辛酸痛苦,只有当事家长才能体会,天天抱着孩子到医院,把孩子按在床上,冲洗伤口,有的换药半年以上都为确诊,更谈不上治疗,孩子遭罪,家长痛苦,所以及时准确地诊断,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这是正道!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头颈部同一部位的感染反复发作,必有妖。
先来说说耳前瘘管吧,很多人先天耳前有小凹陷,很容易被发现,有的地方俗称“聚财坑”,很多人的耳前瘘管不会发作,那就无需治疗;但有的人耳前瘘管却会反复化脓感染,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根治。做出上述诊断不难,普通的耳前瘘管手术也相对简单,术后复发率较低。但也曾遇见一些特殊病例。
病例1:一名8岁男孩,左耳屏前反复化脓感染,3个月左右发作一次,每次发作后切开排脓,换药2周后好转。如此往复,患儿痛苦,但一直没有找到病因,辗转多次后到了我这里就诊。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其耳周干干净净,确实没有瘘口,但患儿反复发作说明必然存在问题。后用耳镜检查耳道,我发现了藏在耳道深处的瘘管口,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发现瘘管口是治疗的第一步。发现病因,剩下的就是手术,这种变异型耳前瘘管虽然手术难度相对大,但找到问题的根源就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位于头颈部的瘘管,首先是第一鳃裂囊肿(瘘管)。这是一种棘手的疾病,手术难度比较大。处理不好术后有面瘫、复发和涎漏的可能,手术产生的瘢痕较大,影响患儿面容,以上种种都让家长难以接受。其中患儿和家长最恐惧的就是术后面瘫的风险。但不做瘘管切除,患儿无法自愈,且会一直反复流脓感染,手术切除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鳃裂囊肿(瘘管)也是一种极易被误诊的疾病(易被误诊为耳后脓肿、耳后囊肿、颈部感染等等)。有的患儿误诊为耳后囊肿,在外院手术做简单的部分切除,术后伤口无法愈合,反复流脓感染;有的患儿误诊为颈部简单的脓肿,在门诊反复换药,换药数月不见好转,后经历各种检查,却还是无法确诊。无法准确诊断并对症根治,以上两种情况都让家长及患儿痛苦不堪。
近期还完成了一例颌下瘘管手术。
病例2:6岁男孩,在外科门诊切开排脓后反复换药很长时间,也不见好转,找不到原因,后来外科医生推介找到我。详细询问病史,找不到原因肯定处理不了,要求患儿做增强CT,却遭到孩子父亲的质疑,“已经做了很多检查了,却还没有搞清楚什么病。再做增强CT有什么意义?!”“我是第一次给你孩子看病,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没有办法知道颌下流脓感染的原因。做增强CT是为了准确了解瘘管情况,才能开展这个手术。这是对你们的负责。”,我回答道。后来家长非常配合,患儿做了增强CT检查,这时孩子母亲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她说孩子颌下从小有个小口。再仔细观察,颌下还真是有凹陷小口,这样我心里就有底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手术如期而至,该患儿术后恢复很好,也没有复发。
必要的检查,能在检查中发现蛛丝马迹,能明确诊断,对手术也大有帮助!
甲状舌骨囊肿(瘘),儿童颈部最常见的肿物。以前我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也是常见的颈部肿物——舌骨水平的肿物,光滑,固定,随吞咽活动是这个疾病的特点。常规的甲状舌骨囊肿诊断手术都不复杂,但也有复发的可能。但也有变异型的,最近做了3例胸骨上的甲状舌骨囊肿(瘘)后,我对这个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
病例3:4岁女孩,在外科门诊反复换药3个月,炎症还是没有根治,家长心力交瘁。也是科室同事推介到我这里,他们一心想孩子做手术,要求马上手术,消除孩子的痛苦!我知道炎症状态下手术,风险较大,容易复发!后来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在一篇英文文献中找到了这种疾病的特点,后来该患儿的手术顺利,孩子恢复良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医学真的是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
胸骨上的甲状舌骨囊肿(瘘)发病率低,但巧合的是在2周内又碰到了2例,与病例3情况类似,脓肿没有切开,直接手术切除,手术顺利。后来两个孩子非常幸运,避开了门诊切开排脓,反复换药的麻烦和痛苦。
颈部,还有第二腮裂畸形,包括第二腮裂囊肿和腮裂瘘管,这种腮裂畸形不容易误诊,手术风险相对较小,当然也有复发的可能性。
病例4:梨状窝瘘,
2017年以前,梨状窝瘘在耳鼻喉科被误诊的患儿很多。我外出学习,进修了小儿头颈专科,才彻底了解了这种疾病,也让我们医院包括耳鼻喉科、普外科,对这个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近几年随着不断讲课,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一般的医院误诊的比较少了。梨状窝瘘是颈部甲状腺的位置,反复发作的颈部脓肿。该脓肿特别大,切开排脓时,脓液有恶臭。当然也有容易误诊的类型,即喉内肿胀的类型。
还有一种类型,新生儿的梨状窝瘘。一般在母体胎内B超检查就有发现,新生儿的梨状窝瘘与儿童梨状窝瘘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颈部隆起,颈部巨大肿物。梨状窝瘘的治疗包括支撑喉镜下瘘口封闭术,颈外入路瘘管切除术,各有优势。
最后一种,第四腮裂畸形,有人也叫胸锁关节窦,即位于颈部下方,位于胸骨头处的瘘口,表现也是反复的颈下部红肿化脓。第四腮裂畸形手术不复杂,炎症静止期手术即可,难度较小。
综上所述,头颈部的异常瘘口,要重视,应该及时就诊,少走弯路,如果有红肿发炎建议及时治疗,待炎症控制住后选择手术,先天性疾病变异情况较多,手术都存在复发的可能。
如所患疾病符合先天性头颈部瘘管的诊治范畴,希望得到详尽的咨询和专业、规范的诊治,可通过“就医160”网络咨询或挂号就诊。
阳光无法恩泽每一寸渴望绿色的植物,天使亦无法救扶每一位有期盼的患者。然而,身着白袍,专业领域里,吾将竭尽所能,心向明月,常怀悲悯之心,力求“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