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的防护机制—修复性牙本质

周奇峰医生 发布于2023-10-12 16:59 阅读量1708

本文由周奇峰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这是昨天一患者的牙片,上图可以看到:相比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近中髓角发生了明显钙化,本来充填物已经接近牙髓,由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牙髓与充填物之间又有了一个足够安全的厚度。目前这颗牙除了充填物面积大,牙体强度下降,并无牙髓或根尖周炎症状,说明由于修复性牙本质的存在 ,牙髓得到充分的保护。

这是一个特例,并不是每个深龋牙齿都能形成这么厚的修复性牙本质。这个患者长期在我院就诊,通过翻阅他以前的影像资料,我发现在八九年前补牙时,这颗牙的近中髓角已经萎缩,修复性牙本质已经存在,这八年来牙本质厚度反而变化不大。这说明该牙的修复性牙本质可能是龋坏的过程中形成的,具体何时产生,持续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

图二是今天的一个患者,左下第一磨牙旧充松动。翻阅病历,我发现这颗牙是2013年初在我们科补的,因为离牙髓很近,当时医生已经告知如果有术后疼痛,建议根管治疗。如今已经过了十年,这颗牙的牙髓依然健康。这颗牙龋坏处对应点近中髓角虽然有些钙化,但退缩并不明显,说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对于成年恒牙来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牙髓可以产生修复性牙本质(又称刺激性牙本质或三期牙本质),这是可以确定的。只是这种牙本质形成的速度非常缓慢,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成年人来说,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一些变化。这就是很多深龋患者成功率低的原因。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深龋患者补完牙几年后都没有症状,突然又发生牙髓炎。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对于牙髓来说,在充填材料和牙髓直接仍然没有足够厚度的牙本质保护和缓冲,一旦发生某些刺激,牙髓受到激惹,便容易发生牙髓炎。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