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龋齿的病因是牙菌斑的附着造成的牙齿脱矿和腐蚀。
凡是有利于牙菌斑附着的因素,都会提高龋齿的发病率。
比如软垢未及时清理、碳酸饮料引起牙面脱矿后变得粗糙、唾液分泌量降低引起牙齿自我保护能力下降、釉质发育不良等。
前两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腔卫生的保持和饮食控制。
后面两种对应的是牙齿自身对龋齿的抵抗力,专业术语就是龋易感性。每个人对龋齿的抵抗力是不同的,整个群体大致呈正态分布。虽然大多数人差别不大,但仍有少数人处于正态分布的两端,一部分人极易发生龋齿,一部分人极不容易发生。
这跟牙齿有关,不同人的牙釉质相差很大,有的人的牙釉质比较厚,矿化程度非常高,细菌很难腐蚀;有的人的牙釉质比较薄,硬度差,有的人天生釉质发育不良。
也与唾液有关。通过测量人的唾液PH值,可以预测其龋易感性。比如有的人PH值高,虽然容易沉积牙结石,却不易发生蛀牙。有些人唾液PH偏值低,牙结石很少有,却容易发生蛀牙。
还有疾病比如干燥症,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量减少,牙齿没有了唾液的保护,非常容易蛀牙。
另外头颈部的放疗,也会造成唾液腺的破坏,结果类似干燥症,造成大面积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