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齿治疗过程中的疼痛问题一直是所有患者的噩梦,同时也是口腔医生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既然这样,有什么办法彻底解决疼痛问题吗?答案是:疼痛可以尽量减少,还无法完全避免。
哪些口腔治疗可能会引起疼痛?补牙、拔牙、根管治疗甚至洗牙,都有可能引起敏感、疼痛等症状,但也都有减少疼痛发生率的一些方法。
首先讲补牙。蛀牙按深度可分为浅龋、中、深龋。浅的蛀牙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中龋、深龋由于接近牙髓,疼痛的概率较高。对于这种蛀牙,补牙时可以进行局部麻醉,不仅可以减轻术中疼痛,还会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另外选择合适的盖髓材料,也可以提高成功率,避免术后疼痛的发生。术后疼痛较重时,可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以我自己为例,我有一颗下颌第一磨牙中龋,找一个技术比较好的同事补的,术后仍然咬合酸痛持续了很长时间。所以我们都是血肉之躯,很多症状不是想避免就能完全避免的。
拔牙,特别是复杂牙的拔除,由于往往伤口深、破坏大,术后疼痛比较常见。如果涉及复杂牙拔除,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口腔外科医生,采用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肿痛的发生概率,必要时可按医嘱服用消炎或止痛药缓解症状。
还是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四颗智齿都是上大学时找外科老师拔的。有一颗特别难拔,拔完后当天痛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还肿了,后来去打了三天吊针,前后一共痛了一周才消。因为前一次拔牙术后没什么症状,当时自己也没有准备止痛药,拔牙术后痛了一个晚上没休息好,第二天实在受不了,只能去打吊针了。因此建议如果要拔牙,一定备着止痛药,有备无患,否则牙痛的经历可能会让你记忆深刻,并且疼痛本身对人体的消耗和伤害也是巨大的。
根管治疗的痛苦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很多国外的书籍中形容痛苦时都以根管治疗为例。随着医学的发展,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大部分疼痛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术后疼痛、诊间疼痛仍时有发生。要进一步减少疼痛的发生,对于医生来说,治疗开始时可进行局部麻醉控制神经性疼痛;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感染控制,减少炎症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对于患者牙齿需要治疗时要及早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也越不容易发生疼痛。
最后说洗牙,也就是超声波洁牙。洁牙本身不会引起疼痛,对于牙根暴露、牙齿敏感的患者,洗牙时会发生酸痛,但一般都会自行消退,不需特殊处理。
最后结论:看牙时的疼痛虽然有时难以避免,但也大部分都可以有效控制。最重要的时做好预防工作,又牙病时越早看痛苦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