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围分娩期处理

温勤坚医生 发布于2024-09-24 13:30 阅读量110

本文由温勤坚原创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原因很多,有免疫,内分泌,心血管,血液系统等等。除去对症治疗及处理,今天我想聊一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曾经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及一些未找到明确原因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围分娩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目前推荐阴道分娩的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应>50x109/L;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分娩者血小板计数应>70x109/L。

分娩时机及方式:孕37周后结合子宫颈成熟度可考虑计划分娩

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水平者可等待自然临产,到预产期未自然临产者需计划分娩。

血小板计数在(50~100)x109/L者,在预产期前计划分娩;

血小板计数(30~<50)x109/L者,妊娠足月后结合子宫颈条件计划分娩。

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或存在出血症状时:妊娠不足34周者,尽可能保守治疗,延长孕周;妊娠34周及以后,则考虑终止妊娠。

ITP患者的分娩方式应由产科指征决定,禁止采取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出血的操作,如胎儿头皮取血、胎头吸引术等。原则上尽量避免产钳助产,如果有明确指征,应由有经验的产科医师充分评估权衡利弊后决定使用。既往妊娠发生过妊娠期胎儿颅内出血或新生儿有颅内出血病史者,应考虑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ITP患者分娩前应充分配备血制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及血浆,并根据病情与血液科、输血科麻醉科及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协作管理,尽量预防或减少围分娩期的严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新生儿的处理:

IT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进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IT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5.4%~67.0%,其中8.0%~29.9%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严重者可造成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约为1%。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