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是一种在胚胎期由于内分泌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尿道沟融合不全而形成的先天畸形。
表现为阴茎短小并向腹侧弯曲,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上而在阴茎上,畸形严重的开口于会阴部。
据统计,近年来,尿道下裂发病率有逐渐增长趋势,达1∕250。发病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及环境因素引起的内分泌紊乱,高危因素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母亲在妊娠前3个月使用孕激素,胎儿尿道下裂发生率约为8.5%。2.染色体畸变率在尿道下类患者中较正常人群有明显增高,其中包括有常染色体畸变及性染色体畸变。
尿道下裂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患尿道下裂儿童,不能与别的小孩一样站立排尿引起小朋友嘲笑,是他们变得自卑、孤僻,如果不及早治疗,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留下心理阴影。
关于尿道下裂修复时机,曾有过争议,争议焦点集中在手术时机对患儿及亲属心理损伤的大小,麻醉、手术操作、术后配合,及护理的难易、创口愈合快慢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
近年来,术中和围手术期小儿麻醉技术不断进步,麻醉安全性得到保证,手术年龄逐步减小。患儿恢复意识后及早回到父母身边,避免了分离焦虑,减轻了护理困难。
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器械、缝线、敷料、引流管的改进,婴幼儿尿道成形已不足为奇。正常阴茎1-3岁仅生长0.8cm,1岁左右手术与3岁左右手术,技术难度相差无几,最重要的是对手术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和每一个操作的耐心和细致。
尿道下裂畸形应该在患儿能感觉到他先天缺陷之前进行矫正,以防止其自我形象及情感发育受到影响。6-18月是手术最佳时机,早期手术也可以使患儿父母从漫长的焦虑中解放出来,以开朗的心态正面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
泌尿外科 张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