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散宁(地诺孕素)-内异症治疗的新曙光

李灿宇医生 发布于2019-07-24 22:41 阅读量12203

本文由李灿宇原创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发生病变,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包块等,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内异症虽属于良性疾病,但兼具恶性生物学行为,可以像恶性肿瘤一样向周围浸润生长,甚至侵犯肠管、阴道、输尿管和膀胱等,存在恶变可能,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方法,但内异症术后2年复发率21.5%,5年复发率40%-50%,因此腹腔镜术后应辅助激素治疗来增加手术治疗带来的益处,避免反复手术操作。因其无法治愈,需要长期用药,因此需要有效并安全的药物,可持续使用到绝经或计划妊娠。

       目前治疗内异症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GnRH-a,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内异症最好的药物,能下调垂体功能造成暂时性药物去势及体内低雌激素状态,也可在外周与GnRH-a受体结合,抑制在位和异位内膜的活性,使子宫内膜及异位的内膜蜕膜化或萎缩,使用时间一般为3-6个月,因其高效抑制雌激素水平,所以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雌激素缺乏的症状(潮热、阴道干燥、头痛、性欲减退)以及骨质流失。指南及研究推荐仅用于18岁以上人群。(2)其他药物如:传统高效孕激素,雄激素类(如达那唑),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等,治疗内异症的效果不如GnRH-a,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目前尚缺乏可长期使用、副作用小且治疗有效的药物。

       地诺孕素(唯散宁)是一种专为治疗内异症而研发的孕激素,是目前唯一同时具有19-去甲睾酮和孕酮衍生物特性的人工合成孕激素,其中19-去甲睾酮衍生物的生物特性有:对子宫内膜强效孕激素效应,血浆半衰期相对短,在体内不蓄积,对肝影响小。孕酮衍生物的特性有:中度抑制H-P-O轴,适度降低雌激素水平,对雌激素、糖、盐、脂代谢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唯散宁兼具二者的特性,适度降低雌激素水平,维持体内雌激素处于治疗窗内,抑制病灶的生长,既可达到治疗内异症的效果,又不产生雌激素缺乏的副作用,使用依从性强。另外,地诺孕素具有强烈的子宫内膜转化作用,2mg/天即可高效转化异位内膜,相比之下,其他传统高效孕激素须在高剂量用药下才能有效治疗内异症,这一特性可降低高剂量孕激素产生的乳房胀痛、体重增加、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唯散宁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初始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出血模式的改变,如点滴出血、不规则出血或闭经。使用唯散宁期间因孕激素的作用可造成人为闭经状态,对临床研究数据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唯散宁最初的1-3个月期间闭经率1.7%,使用12个月时闭经率28%,但这种闭经状态不是真的绝经,一旦停药后月经可快速恢复。唯散宁的不良反应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多项研究表明唯散宁缓解内异症相关疼痛的有效性与GnRH-a相当,使用期间可有效缩小内异症病灶,并降低rAFS评分,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腹腔镜术后使用唯散宁辅助治疗者与未使用药物治疗者相比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0%与24%,术后5年复发率分别为4%与69%,由此可见唯散宁可显著减少疾病的复发,避免反复手术带来的痛苦。

       地诺孕素用于内异症的治疗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1987年开始研制地诺孕素用于内异症治疗,2008年首次在日本上市,2018年12月在中国获批,目前已在9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是多国指南的内异症经验性治疗的一线或A级推荐用药。内异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长时间的用药是否会产生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呢,众所周知,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有引起下肢静脉血栓(VTE)的风险;长期使用大剂量孕激素可对乳腺产生不良影响,这些都限制了药物的长期应用,那么长期使用地诺孕素片是否也会有类似的不良反应呢?我们通过相关的药物临床试验发现长期使用唯散宁不增加VTE风险,因其小剂量即可有效转化子宫内膜,所以长期使用对乳腺无不良影响;这些特性使唯散宁成为了内异症长期管理有效并安全的药物。

       因此,地诺孕素可持续有效缓解疼痛,缩小内异症病灶,抑制病灶的复发,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用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