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和遗传有关系,似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常识,一条真理。那么,高血压真的是一种遗传疾病吗?答案可不是一句“是”或“不是”那么简单的。高血压和遗传相关,但并非一定会遗传。
高血压和遗传有关,这一点确实是毋庸置疑的。早在18世纪,就有人观察到脑出血有家族性,并提出高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两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已经证实了高血压和脑中风与遗传的关系。
早在1969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冈本教授就开始了高血压白鼠交配实验,他已经成功培育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个实验,非常有力地证明了高血压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我有一位患者才29岁,血压居高不下已经两三年了,他就是遗传性高血压。和同龄的青年人相比,他在饮食、作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习惯,但是其他人这么做都没事,单单他就高血压。对于这种情况,他不止一次跟我抱怨过,凭什么上天这么不公平。其实没什么好抱怨的,事实就是这样。之前我们也提过,假如家族有高血压病史,那么你肯定就属于容易出现高血压的人群。
各种临床调查资料都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的,在同一家族里,高血压患者会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有遗传因素存在。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我们发现:高血压病人的成人兄弟姐妹中65%可能患高血压,其中同卵双胞胎比其他亲属高血压相关性更高。如果父母都是高血压,那么子女今后患高血压的概率高达46%;假如父母一方是高血压,那么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他们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显而易见,父母血压高,孩子确实容易得高血压。
所以,假如你问我:“高血压遗传吗?”我肯定会告诉你:“它的确会遗传。”但假如你认为高血压一定会遗传,我也会告诉你:“不是这样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我只能说,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但并非一定会遗传。
刚刚我们说了,“如果父母都是高血压,那么子女今后患高血压的概率高达46%”,这意味着还有54%的人没有出现高血压。也就是说,即便你的父母都是高血压,你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可能出现高血压。
我有一位打交道比较多的患者,他们两口子都是高血压,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也已经三四十岁了。从刚刚开始跟我接触他们就跟我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大夫,听说这高血压是会遗传的,我们家儿子这眼看岁数也越来越大,会不会也得高血压啊?他姐姐比他大两岁,已经确定是高血压了。可是他每次量血压,都不高,您说说这正常吗?”
我就一直劝他们:“很正常啊。你们都有高血压,他也不一定有,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您看,根据你们的介绍,您儿子是教师,每天生活都有规律,每年都有寒、暑假,工作压力不大,平时性格开朗,坚持每天运动,不吃垃圾食品,体重数十年保持恒定,这都是非常好的生活习惯。正因为有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可以非常‘幸运’地远离高血压。”
的确是这样的,高血压虽然有遗传因素在里面,但遗传因素只占一部分。简单来说,可以把高血压的形成原因概括为两大因素——基因和环境。也就是说,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虽然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绝对不是“命中注定”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预防高血压的。所以,父母患高血压,子女并不一定会患高血压,通过控制高血压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嗜酒、过度疲劳、情绪不稳定等,高血压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