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力损失(俗称耳聋,或重听)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听力损失多是由轻到重渐渐发展的过程,而这种渐变的损失往往易被大家忽视。老人听力损伤主要是由于听觉器官老化、全身健康不佳以及用药、噪声暴露、中耳炎等疾病导致。在65 岁以上的成年人群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正在遭受听力损失。
当老人出现听力障碍后,与外界的交流会变得困难,他们就会逃避用脑思考问题,语言交流等行为也会减少,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老年痴呆。并且听力越差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越高。
而痴呆是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的一大类疾病,痴呆作为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认知障碍、神经精神症状、感觉和身体残疾、护理负担、卫生健康支出和过早死亡相关,是影响全世界5000 万人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预计2050 年患痴呆的人数将会增加至1.52 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听力损失常常与痴呆同时存在,并被认为是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有研究者认为听力损失是痴呆的前驱症状,二者可能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多项研究表明听力损失与认知能力下降及痴呆呈正相关,同时发现部分痴呆的病因是听力损失,且与痴呆的类型无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引起痴呆的发病率可能不同,且随着听力损失更加严重,痴呆发病风险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
痴呆发展的具体机制可能与听力损失对脑皮质加工、认知负荷降低和社会隔离(由于听觉刺激对皮质的丧失)的影响有关,且与引起听力损失的其他连锁反应也有关。
另一种推测认为听力损失可能导致沟通障碍,使老年人的社会孤立风险增加,这反过来又可能增加痴呆的风险。缺乏语言和情感刺激可能会直接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听力损失和痴呆都可能导致社交障碍,言语感知上的这些困难可能导致社交退缩,这些都可能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