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如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

余坤飞医生 发布于2018-09-16 12:59 阅读量8593

本文由余坤飞原创

耳朵是我们的五官中最不起眼的

它的健康也最容易被忽视。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

有关听力健康的知识,保护好听力

才能更好聆听精彩世界!


1、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呢?

       耳是具有“听”和“平衡”功能的器官。声音穿过耳道敲击鼓膜,振动被传递到内耳并转化为电生理信号,经听觉神经至大脑,最终被感知为一种声音,这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为了完成这一系列任务,耳需要具有精密的结构和复杂的功能。

       但同时,耳也十分容易受到“伤害”,噪声、炎症、外伤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耳的正常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2、哪些人群具有听力障碍高风险? 

  1.     l  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2.     l  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中耳胆脂瘤、梅尼埃病
  3.     l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4.     l  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肿瘤化疗药物等
  5.     l  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尿毒症等
  6.     l  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7.     l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3、成人如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

假如你有一条或几条符合,证明你的听力有所下降,
请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1.  电话中与别人交流比较困难。

    2. 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 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意思。

    4. 觉得人们说话的声音都偏轻或有些含糊不清。

    5. 有时候听不清一句话里的某几个字,经常要别人重复。

    6 .需要将电视音量调大到别人都嫌吵。

    7. 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8. 参加会议、在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交流困难。

    9. 除非距离很近,否则不能听到电话声、门铃声。


4、爱耳护耳小知识

1.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炎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

2. 及时治疗中耳疾病,如中耳炎、胆脂瘤、耳硬化症等

患化脓性中耳炎时,经药物治疗,虽然流脓可以控制,但绝大部分仍遗留有鼓膜穿孔,影响听力,且容易出现反复中耳感染,此时宜进行手术修复鼓膜(内镜微创手术)。

耳部胆脂瘤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吸收破坏骨质,明显影响听力,严重者可出现颅脑感染。

3.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要第一时间诊治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医学发现,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了,如有出现,须及时就医,避免出现终生耳聋。为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熬夜等。

4.预防噪声性耳聋很重要

噪声引起的耳聋被称为噪声性耳聋,噪声聋很难治疗,一旦出现还会有持续下降的过程。噪声性聋主要是预防,比如不要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过节放鞭炮烟花要离远一点。长期工作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佩戴防噪音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5.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耳聋

多种药物可以影响到听力,以往常常有“一针致聋”的情况发生。如有线粒体基因变异(如m.1555A>G均质或异质性变异),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极为敏感,应予禁止使用,特殊情况必须使用时一定要慎之再慎。人们可以通过行耳聋基因筛查了解有无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情况。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