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唑来膦酸用于抗骨质疏松治疗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一、急性期反应
1. 表现:在首次使用唑来膦酸后,部分患者可能在用药后的 2 - 3 天内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寒战、肌肉酸痛、乏力等。
2. 应对措施:一般症状较轻者可通过休息、多饮水等方式缓解,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症治疗。
二、肾脏损害
1. 风险因素:唑来膦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对肾脏有一定的负担。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肾脏疾病、老年人或同时使用其他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的患者,发生肾脏损害的风险增加。
2. 监测与预防:在使用唑来膦酸前应评估肾功能,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同时,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药物排泄,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
三、下颌骨坏死
1. 发生情况:较为罕见,但在长期使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或其他疾病(如肿瘤骨转移)的患者中可能出现。主要表现为下颌骨疼痛、肿胀、麻木、牙齿松动、口腔感染等。
2. 高危人群及预防:接受牙科手术、口腔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患者发生下颌骨坏死的风险较高。在使用唑来膦酸前应进行口腔检查,治疗口腔疾病,用药期间避免进行牙科手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四、眼部副作用
1. 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报道称唑来膦酸可能引起葡萄膜炎、巩膜炎等眼部炎症反应,表现为眼痛、视力下降、眼红等。
2.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若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眼科检查。
五、低钙血症
1. 原因:唑来膦酸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降低血钙水平。尤其是对于维生素 D 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同时使用其他可影响钙代谢药物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风险增加。
2. 预防与处理:在使用唑来膦酸前及用药期间应监测血钙水平,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以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若出现低钙血症症状,如手足抽搐、感觉异常等,应及时给予钙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