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腱鞘炎小针刀治疗的具体操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术前准备
- 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患病部位。
- 对治疗区域进行消毒,通常使用碘伏等消毒剂。
- 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不麻醉。
2.定位
- 医生通过触诊等方法,确定腱鞘炎的病变部位和针刀的进针点。
3.进针
- 手持小针刀,以特定的角度和方向快速刺入皮肤,直达病变组织。
4.松解操作
- 在腱鞘内,通过切割、剥离等方式,松解粘连的组织,扩大腱鞘狭窄处。操作时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适度性,避免损伤周围的重要结构。
5.出针
- 松解完成后,拔出小针刀。
6.术后处理
- 对治疗部位进行按压止血,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过度活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小针刀治疗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腱鞘炎小针刀治疗的康复次数因人而异,通常 1 - 3 次可能会有明显效果,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多次的治疗。
影响康复次数的因素较多,包括腱鞘炎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个体差异、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情况等。
如果腱鞘炎病情较轻,且患者在术后能够遵循医嘱进行休息和康复训练,可能 1 次治疗就能康复。
但对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或者术后未能很好休息、恢复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 2 - 3 次甚至更多次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