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揭秘你头部内部的“隐形战场”

李冬影医生 发布于2024-12-17 14:56 阅读量1612

本文由李冬影原创

你是否曾经感到鼻子像是被一块无形的巨石堵住,呼吸困难,鼻涕如洪水般汹涌,面部疼痛如同被钝器击打,甚至头痛欲裂,嗅觉也变得迟钝?


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其实可能隐藏着一个名为“鼻窦炎”的“隐形敌人”。




鼻窦炎,这个看似陌生却又常见的疾病,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头部内部悄然发生。


鼻窦,这个藏在头骨内部的“秘密基地”,有四对重要的成员: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它们虽然平时默默无闻,但一旦受到“敌人”的侵袭,就会引发一场“战争”——炎症反应。


这场“战争”的“敌人”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感染。


病毒、细菌或真菌都可能成为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比如,感冒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发展成病毒性鼻窦炎;而细菌性喉炎如果未得到妥善处理,也可能扩散至鼻窦,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除了感染,过敏也是鼻窦炎的重要“敌人”。


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常因为过敏反应导致鼻腔粘膜肿胀,从而阻塞鼻窦引流,让“敌人”有机可乘。


春季花粉高峰期,就是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高发期”,让不少患者苦不堪言。




此外,解剖结构异常和免疫系统问题也可能成为鼻窦炎的“帮凶”。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可能导致鼻窦通道狭窄或阻塞,增加鼻窦炎的风险;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则更容易受到感染,导致鼻窦炎的发生。


鼻窦炎的“战场”虽然隐蔽,但症状却十分明显。


鼻塞、流涕、面部疼痛或压迫感、头痛、嗅觉减退以及咳嗽,都是鼻窦炎的“战报”。


这些症状不仅让患者感到不适,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要揭开鼻窦炎的“真面目”,医生们可是有不少“秘密武器”。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都是医生们诊断鼻窦炎的“得力助手”。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们可以准确地判断鼻窦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是鼻窦炎治疗的“常规武器”。


抗生素、鼻用激素喷剂、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等都是医生们常用的“弹药”。


它们能够减轻鼻腔和鼻窦的炎症和肿胀,缓解患者的症状。


然而,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解剖结构异常时,手术治疗就成了必要的“杀手锏”。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通过微创手术清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正常引流功能,让患者重获健康。




那么,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呢?预防鼻窦炎的方法至关重要。


保持鼻腔清洁、避免过敏原、增强免疫力、避免吸烟和二手烟以及保持空气湿润都是预防鼻窦炎的“制胜法宝”。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在花粉高峰期尽量减少外出并使用空气净化器;戒烟并避免在有烟雾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这些措施都能有效降低鼻窦炎的风险。




鼻窦炎虽然常见且令人不适,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真面目”,并采取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就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持续性的鼻窦炎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和建议。


毕竟,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社会任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委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管理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深圳市宝安区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经历:

曾在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学习。

科研项目:

主持宝安区科创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

擅长:

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急慢性中耳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耳源性眩晕,耳聋等。擅长显微镜和耳内镜下中耳内耳微创手术,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手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