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整个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扮演什么角色呢?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根据不同治疗阶段分为四种方法:1、中医防护治疗:减轻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毒副反应;2、医加载治疗:不能耐受强烈化疗,与单药化疗同步增加疗效;3、中医巩固治疗:防止复发;4丶:中医维持治疗:带瘤生存
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很多,除了传统的汤药,还有做成膏丹丸散的剂型。中医的治法还包括外敷、灌肠、针灸、艾灸等。
中药处方的特点是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夏枯草、龙葵、白头翁、肉苁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鱼腥草、藤梨根、重楼、苦参、郁金、鸡血藤、蒲公英、莪术、三七、薏苡仁、防己、猫爪草、蜂房、蜈蚣、水蛭、炮三甲、山慈姑、白英、穿破石、石见穿、马勃、石上柏、凤尾草、八月扎、败酱草、马齿苋、贯众、土茯苓、乌梅、天花粉、徐长卿、穿心莲、牡蛎、海藻、昆布、猫爪草、僵蚕、海蛤壳、喜树、鳖甲、壁虎、斑蝥、红豆杉、天南星、瓜蒌、土鳖虫、赤芍、王不留行、葶苈子、枇杷叶、紫苏子、百合、山茱萸、天冬、补骨脂、龟板、胡桃仁、五加皮、九里香、姜黄、郁金、石斛、全蝎、威灵仙、仙鹤草、茜草、大蓟、小蓟、诃子、石菖蒲、鹅不食草、覆盆子、菝葜、浙贝母等。
而在肿瘤的不同治疗阶段,中药处方的原则和特点是不同的。早期或手术前以攻邪为主,扶正为辅,用药上攻邪药与扶正药比例约 7 ∶ 3。病至中期多攻补兼施,用药比例上祛邪药与扶正药相当至后期,用药上攻邪药与扶正药比例约 3 ∶ 7 。手术后以益气、活血、解毒为主,以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复发转移; 化疗期间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主,以减少化疗毒性,提高化疗完成率,提高化疗疗效; 放疗期间以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为主,以减少放疗毒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放疗、化疗期间中药一定以扶正为主,不用抗癌祛邪之品,这一点特别重要。
我们的治疗理念是科学抗癌,只要是治疗肿痛有益的治疗方案都会去采纳,能做手术就会建议手术,需要做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就做相应的治疗并严格按医学指南规范治疗。作为中医肿瘤内科的医师,不仅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合理运用经方,将中医处方学精,同时对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及最新用药也要了然于胸、清晰明白其的作用机制及运用,清晰其副反应,清晰各个肿瘤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各个阶段的中药处方特点,这样就会开出适合病人的处方来。
让中医药尽早加入整个肿瘤治疗的全程管理当中,让中医药全程参予肿瘤治疗的各种阶段,并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中医药扮演好它的角色,既不夸大其作用也不妄自菲薄,与西医治疗相辅相成,让病人尽早从中医的规范治疗中获益是每一个中医肿瘤内科医师的责任、使命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