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崩漏,中医有话说

胡珊医生 发布于2022-08-26 20:13 阅读量2182

本文由胡珊原创

张XX,女性,35岁,已婚,孕1产1。2020年6月8日初诊,主诉,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余。患者2020年4月28日至2020年5月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如月经量,5月5日起阴道点滴出血,未予重视,未诊治。5月16日,阴道再次出血如月经量,即刻外院就医查β-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0.05mIU/ml,妇科彩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行诊断性刮宫后病理活检提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外院建议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患者服药后自觉头晕、恶心等不适,遂于6月8日到我院中医科就诊,症见:精神疲惫,面色晃白,仍有阴道出血,略少于月经量,自觉头晕恶心,四肢乏力,无明显腰酸,纳差,寐欠安,大便3日未解,小便正常,舌体胖大质暗,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无力,四诊合参,辩证为崩漏之血瘀证兼脾虚。收入院治疗,中药口服当归、川芎、三七、艾叶等活血化瘀,黄芪、炒白术、茯苓、乌贼骨等健脾补气摄血,阿胶、仙鹤草等补血止血,每日予温针腹部,艾灸隐白穴等,经治疗一周后,患者血止出院,出院后,中药及针灸规律调理,经期逐渐由10天变为7天内,经量正常,无其他不适。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后者谓之漏下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崩漏?

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超过半个月以上,甚至断断续续几个月淋漓不尽;又或者停经几个月后突然暴下不止或点滴不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一旦发生崩漏了需要做什么

首先需要排除怀孕的可能,其次鉴别是否由宫腔占位病变引起,或者是否由血液疾病导致。排除以上可能后就可以开始治疗了。

中医讲究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所以治疗前,我们要了解清楚,为什么会崩漏?

中医认为引起崩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虚、瘀、热

虚:主要是肾虚、脾虚(脾肾不足,不能固摄经血时,经血就如脱缰的野马,断线的风筝)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热:血热(经血犹如烧开的滚水,四处飞溅)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瘀:内有瘀血(就像被截流的洪水,哪里有出口,就往哪里奔腾)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中医治病素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疗崩漏又有其独特的法宝,即治崩三法,根据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经血暴崩时塞流、出血减缓后澄源、止血后复旧以恢复健康。此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崩漏,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青春期补肾,育龄期疏肝,围绝经期健脾。

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首先,“急则治其标”:血崩的时候,当然要快速止血,“留得一分血,便是留得一分气”。在建立好静脉通道及其他抢救处理的基础上,可辨症使用人参、附子等大补元气、回阳救逆的药物。

其次,“缓则治其本”,出血明显减少或血止之后,要固本。如何固本:

1、中药口服

健脾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等。补肾药,如肉苁蓉、桑寄生、菟丝子等。清热养阴药,如沙参、麦冬、玉竹等。活血药,如当归、桃仁、三七等。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2、针灸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瘀血明显的人群效果较好,配合刺络拔罐放血的方法,使瘀血有出路,新血便可再生。艾灸百会穴、大敦穴、隐白穴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而且艾灸操作简单,无痛无副作用,接受度也比较高。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3、此外,三七粉或云南白药温开水冲服,也可起到止血的效果。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但是,那么多方法,该怎么选择呢,这个当然要交给专业的医生,制定适合个人的治疗方案,切忌盲目用药,加重病情。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