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家长们
终于熬到了娃开学的时候
嘴角都要压不下来了
图源:网络
先别开心得太早
近期是流感高发季
可愁坏了家长
流感病毒传播快
易感人群广
家里小朋友更是容易“中招”
怎么做好防护
让孩子健康迎接新学期?
听听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感染科的专家怎么说
首先,划个重点:流感≠普通感冒!
流感的特点为:
突发高热(39-40℃);
全身酸痛、乏力;
可能伴随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
小朋友得了流感后还容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了解流感的严重性之后,应该怎么科学预防呢?
别担心,下面的方法学起来:
1. 个人防护这样做:
(1) 勤洗手,戴口罩: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时间在20秒以上;此外,在人群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比如商场、地铁等;
(2)多通风,少聚集:居家和教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流感季减少去密闭公共场所。
(3)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可补充维生素C。
2. 学校集体生活需注意:
(4) 严格落实晨午检:老师们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的学生,要马上隔离并通知家长,可不能让病毒在学校里 “乱跑”。
(5) 加强消毒管理:对课桌椅、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区域每日消毒。
(6)健康教育不能少:要教会孩子们咳嗽礼仪,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不能对着别人。还要教会孩子们,不要共用毛巾、水杯等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要是孩子或者家人出现了流感症状,尤其是高热不退的时候,可以按照下面这些做:
(1)及时就诊:赶紧去发热门诊进行专业检查(如流感抗原检测),避免延误病情;
(2)减少接触:得了流感后尽量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照护的人要佩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3)合理用药:确诊流感后,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发病48小时内效果最佳。注意,勿自行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流感病毒可没用哦。
要说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办法,那非接种流感疫苗莫属了。
建议 6月龄以上的儿童及成人每年接种,最佳时间为9-10月。即使感染,疫苗也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不过要注意,对疫苗成分过敏、正在急性发热期的患者,要先暂缓接种。
中大八院发热门诊实行 “一站式”服务(挂号-检验-诊疗-取药),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就诊时请佩戴好口罩,主动告知接触史和症状,配合医护人员安排。
中大八院感染科专家提醒,流感虽凶猛,但可防可控!家长和学校做好防护措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科学应对,才能让孩子在新学期里健康学习、快乐成长!
小朋友们,开学防流感口诀背起来:
疫苗打早不赶巧
口罩洗手别忘掉
教室通风病毒跑
发烧咳嗽早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感染科住院部位于1号楼3楼,设置床位26张。开设有感染与肝病门诊、脂肪肝专病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为总建筑面积约1850平方米的临床门住一体化临床科室。
科室团队技术力量雄厚,医师12人,包括广东省岭南名医、深圳市优秀医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等荣誉获得者。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3名,2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余均为知名大学硕士毕业。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高影响力学术论文多篇。在读硕士多名,承担中山大学医学本科生教学工作,带教本科生。科室规模及诊疗技术在深圳市处于前列地位。
感染性疾病科的主要诊疗范围:
(1)乙肝、丙肝、肝吸虫、肝硬化、脂肪肝以及肝衰竭、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原因肝损伤;
(2)发热,尤其原因不明;
(3)各种肺部感染,肺炎;包括肺结节、脓肿、空洞或原因不明病灶;
(4)心内膜炎和血流感染(败血症);
(5)皮肤软组织、手术伤口或骨关节感染;
(6)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或肾脓肿;
(7)急性胃肠炎、感染或原因不明腹泻,腹腔脓肿或肝脓肿;
(8)浅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感染或原因不明;
(9)浆膜腔积液(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感染或原因不明;
(10)癌症或血液病、老年、手术、留置导管、糖尿病、器官移植合并感染;
(11)各种耐药细菌感染和抗菌药物正确使用;
(12)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或寄生虫感染;
(13)各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感、寄生虫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等;
(14)肝癌的综合内科治疗。
庄鹏 主任医师
广东省岭南名医 硕士生导师
蒋敏 主治医师
常梦雨 主治医师
素材提供: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蒋敏 常梦雨
科普图片来源:感染性疾病科 李雪芹
整合出品:宣传统战科
编辑:文志烽
初审:佟艳婷
审核:吴景立
审核发布:林伟庭 陈燕铭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