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肝是肝细胞脂肪过度储存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我国成年人的发病率约20%。按照发病情况分,脂肪肝分为急性脂肪肝和慢性脂肪肝。急性脂肪肝以妊娠急性脂肪肝最为多见,该病病情急重,非专科内科医生见得不多。
慢性脂肪肝临床常见,起病隐匿,临床症状轻且无特异性,常常因为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腹部B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而发现。
慢性脂肪肝的形成和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酒精和其他药物毒物、自身免疫病、感染、营养不良等情况可能相关。肥胖、糖尿病、酒精滥用是慢性脂肪肝最常见的三大病因。
慢性脂肪肝的防治关键是找出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酗酒者要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和体重,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血糖控制良好,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有针对性的增加营养,尤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改变生活方式对于慢性脂肪肝患者来说也很重要,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工业化快速食品。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粗粮,不吃零食和宵夜,适当补硒。推崇慢跑、快走、平路上骑自行车、打羽毛球、跳绳和游泳等有氧运动,以运动时微汗、脉搏小于130次/分为度。目前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降脂药及抗氧化剂,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C等,使用降血脂药要注意监测肝功能和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