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质疏松

陈雅硕医生 发布于2019-09-03 20:10 阅读量6872

本文由陈雅硕原创


骨头是由活细胞和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混合构成,这些矿物质使骨头具有一定的硬度。人体骨头中的矿物质在25~30岁登峰。其峰值越高,骨头越硬,反之亦然。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矿物质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医学上称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人体骨骼的矿物质峰值越高,在一定意义上也预示着骨质疏松发生的时间更加迟,程度也会轻一点。

OP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三类。原发性是由于年龄等不可力抗的因素引起,继发性则是由于甲亢、糖尿病等一些疾病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特发性骨质疏松常有家族史,目前真正的病因未明。

绝经后的妇女因为年轻时生儿育女贡献出了很多矿物质,因此容易骨质疏松。

不爱运动、爱饮酒、总熬夜、饮食不节,喜甜食和肥腻者、吸烟者、胖子易患OP。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只要寿命足够长,每个人最终都会骨质疏松。

怎样预防OP?

最靠谱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循序渐进的运动习惯,清淡饮食,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劳逸结合,遵照专科医生医嘱定期作骨密度检查监测。

一旦出现OP或有OP的苗头,要及时使用药物治疗。以现在的生活水平,只要不是特别偏食和病态的节食减肥,饮食并不缺钙。可供选用的药物有膦酸盐类、性激素、活性维生素D了、降钙素等,各有特点,使用要咨询医生。大致上讲,活性维生素D3有促进钙吸收,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的功能;膦酸盐类促进成骨;性激素中的雌激素是维持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的重要因素;降钙素的功能是使血钙向转向骨头,降低血钙升高骨钙,使骨头硬起来。

有专家主张绝经后女性和40岁后男性,只要没有严重钙化、结石、高血钙等禁忌者,均可预防性给予活性维生素D3。对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胃酸分泌物药物者大多数学者主张预防性给予药物治疗,防治及延缓OP的发生。目前,OP的发生有年轻化的倾向,预防OP要从年轻人开始。

我国人群推荐的每天钙摄入量为成年人800~1000mg,老年男人1000~1200mg,老年妇女1500mg。钙摄入过量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只要饮食均衡,常饮鲜牛奶者钙质的摄入一般不会缺少。少晒太阳者,常缺活性维素D3。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的,宜适当补充。

只要从生活开始,从自己做起,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方法防治骨质疏松,延缓其发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