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胡明亮医生 发布于2019-05-22 18:52 阅读量7257

本文转载自网络科普再编辑

尿路感染

定义: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尿混浊、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严重者可有病侧或双侧腰痛;甚至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治疗选择: 住院病变重者,抗生素疗程多达10-14天,甚至更长,多数住院5-7天就可出院,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在用药期间的方案调整和随访很重要,多根据致病菌、合并症/并发症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在疗程结束时及停药后第2、6周应分别作尿液检查。

健康教育

1、饮食习惯:平时应清淡食物,每日饮水量宜大于2000ml,坚持每2~3小时排尿1次,以保证充足尿量,尿量增加可起到冲洗尿道作用,促进细菌及毒素的排出。

2、卫生习惯:女性会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的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女性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尤其是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的卫生更为重要。洗澡时尽量用淋浴,避免盆浴,勤换内裤,勤洗澡。

3、生活习惯:起居规律,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4、去除易感因素:积极治疗慢性妇科疾患、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等易发生尿路感染疾病,尽量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5、性生活前后的外阴清洁:夫妻生活前双方均应清洗外阴,结束后养成排尿的习惯。尿路感染期以及治愈后一周内,避免性生活。

6. 不宜憋尿,保持大便通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