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都会带父母去打的疫苗?

叶惠成医生 发布于2023-06-16 11:42 阅读量1072

本文由叶惠成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50岁及以上人数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人群除了慢性基础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还有感染性疾病流感、肺炎、带状疱疹在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俗话说人怕中年,一旦患病由于有慢性基础病,相当血上加霜更严重更难治愈,而且会影响到控制基础病幸运的是现在这三种感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医生们作为预防保健意识最强的人都会带服父母去打这三种疫苗。

一、流感疫苗

      老年人由于免疫反应降低、肺顺应性下降、呼吸肌肌力降低、咳嗽反射减弱、多病共存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其流感相关住院和死亡风险较高。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可持续6-8个月,接种1年后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降低。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会依据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病毒流行株的预测结果对推荐的流感疫苗组分进行相应更新。即使流感疫苗组分与前一季完全相同,由于多数接种者的抗体滴度已显著下降,无论前一季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获得最大程度的保护作用。


二、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可引起菌血症、脑膜炎等威胁老年人的健康。鉴于肺炎球菌疾病所造成的沉重的直接和间接疾病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在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分级中,将肺炎球菌感染确定为需要“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的情况。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通过阻断肺炎球菌的定植和传播,达到减少肺炎球菌感染的目的。同时,接种疫苗也能降低耐药菌株的定植率,进而阻止细菌耐药率的持续升高。因此,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是改善肺炎球菌耐药的重要手段。

三、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而引起。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机体免疫降低,大大地增加患带状疱疹的风险。这种疾病除了皮疹,最大的特点是疼痛,部分患者在皮疹褪去后仍会出现剧烈疼痛,同时还可能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症,由于不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以后,发病超过1个月仍然存在疼痛的情况。由于感染的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所以主要侵犯人的表皮神经,治疗以后或者发病以后受损的神经未能够及时修复,所以会产生后遗症。可能持续数月甚数年。

    接种疫苗属于一级预防,被公认是最有效预防疾病的措施。目前我国唯一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是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接种疫苗的首要人群。




图片发自160App



    重组带状疫苗可以使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降低97.2%,长期随访研究证实,接种2剂,保护效力目前至少可以维持10年有效保护,研究数据显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下降66.5%。建议50岁以上人群应尽早接种。无论是否有基础病、是否接种过水痘疫苗、是否患过带状疱疹,均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其保护时长可达20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