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都有那些症状?如何判断是否是抽动症?

邓腾兰医生 发布于2023-02-11 10:56 阅读量74

本文由邓腾兰原创

疾病简介:

抽动症是一种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属于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频繁清嗓子、撅嘴、缩鼻、扮怪相、说脏话、点头、摇头、扭脖子、耸肩等。抽动症患儿怪异的动作易引起他人的嘲笑,导致自卑心理、不合群、强迫等,严重影响心理将康。

疾病症状: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征是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常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抽动症状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眨眼、斜视、撅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

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喉鸣音、吼叫声,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咒骂、陈述污秽词语等。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后,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模仿动作、模仿表情等行为。患儿不自主喉鸣出现较晚,少部分在早期出现,多数在起病后的6~7年出现。

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患儿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可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患儿智力一般正常,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疾病原因:

1、孕产因素:母孕期高热、难产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等。

2、感染因素:上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等。

3、精神因素: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的动画片等。

4、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

5、环境因素:经常受同学欺负、多处于吵杂、烦闷的环境。

6、心理因素:典型强迫症、闭锁心理、过于活跃、过激、性格过重。

疾病危害:

1、引发学习困难:经常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

2、个性发展问题: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

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4、记忆与注意缺陷:抽动症患儿特殊注意缺陷及视觉注意广度损害。

5、疾病危害: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伴随终身。

疾病检查:

抽动症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症状。我们会给孩子做一个量表评估,比如孩子发现抽动评估量表,评估一下孩子的症状是简单抽动还是复杂抽动,评估一下他的严重程度。另外我们还需要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辅助检查。

比如脑电图,看看孩子脑电波如何。一般来说,患有严重抽动症的孩子,脑电图的幔波比较多,有的也会有一些棘波或者尖波,脑电图检查一般是必须的。另外是观察孩子的动作表现,需要和舞蹈症、链球菌的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我们会做一些血液方面的检查。

疾病诊断:

(1)儿童出现重复、不自主、刻板、无目的的单组或两组肌肉的抽动,有些病人具有症状的多变性。常表现为眨眼,有单一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2)抽动天天发生,一天多次,病程常在1个月以上。患儿可凭自己的意志有意识地控制数分钟而不抽动,但继之常有更为频繁的抽动。

(3)18岁前起病,以4~7岁儿童常见

(4)无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不是由于Tourette综合征、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疾病护理:

尽量不让孩子吃垃圾食品,少吃油炸食品、炸鸡、薯条、快餐食品、可乐饮料和含咖啡的食品,要平衡科学饮食,不要过食肉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平时,学习紧张要注意劳逸结合,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进行体育锻炼,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如乒乓球、篮球、轮滑、游泳等。这样有利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发展,有利于调节学习压力,放松心情,有利于建立同伴友谊,克服自卑情绪。

假期更要规律生活,警惕抽动症会在假期加重,许多孩子,假期病情不但没有有效控制反而进一步加重,这与假期生活不规律,家长失去监管有密切关系。孩子在家里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游戏,大量吃零食,喝饮料,熬夜……诸多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药物治疗效果。家长在这方面要多重视,管理好孩子的饮食起居

疾病预防: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些好的习惯对于预防抽动症有很好的效果,医师指出:自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按时作息,注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培养小儿抽动症孩子的正确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和注意合理营养是预防抽动症需要注意的问题,家长们要注意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三、减轻心理负担

心里负担也会导致抽动症的出现般来说当症状频繁发作时,家长不要太过关注防止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缓解病症。如果孩子浮现病症,家长对孩子不可进行打骂指责,应及时激励孩子通过有效诊治减轻病症,下降病症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注意事项:

一、减轻小儿抽动症患儿的心理负担

当小儿抽动症的症状频繁发作时,家长不要太过关注,避免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缓解病症。如果孩子出现病症,家长对孩子不可进行打骂指责,应及时鼓励孩子,通过有效治疗减轻小儿抽动症症状,降低病症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二、控制小儿抽动症患儿的不良习惯

家长应使小儿抽动症患儿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减少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禁止长时间玩游戏机。出现病症时,鼓励孩子实行自我抑制,这是很有效的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