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新手父母而言,小宝宝的每一个小小的动作和变化都能放大成惊喜。
但是,只要这些变化来得稍微晚了一些,又会焦虑不已。
别人家宝宝 6 个月时都会坐了,我家的为什么还坐不稳?
邻居家的宝宝比我家还小 1 个月,都会叫妈妈了,我家的为什么还不会?
我家宝宝头发特别稀疏,也不爱长,是缺什么营养吗?
宝宝是不是发育迟缓,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几乎每个妈妈都会草木皆兵,不管什么情况都会联想到发育迟缓。
临床上常以发育预警征的表现来初步判断婴幼儿发育水平。一般超过平均月龄两个月以上提示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特别是在重要的运动功能上。
3 月龄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俯卧时不会抬头;
6 月龄发音少,不会笑出声,紧握拳不松开,不会伸手及抓物,不能扶坐;
8 月龄听到声音无应答,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不会双手传递玩具,不会独坐;
12 月龄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呼唤名字无反应,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不会扶物站立。
如果宝宝的发展水平达到了预警征,应及时请儿科医生协助诊疗。
爸爸妈妈应从宝宝出生开始,为宝宝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给予宝宝高质量的游戏陪伴,在游戏互动中让宝宝逐渐学会各项技能。
需要强调的是,爸爸妈妈不应「拔苗助长」,请跟随宝宝的「步伐」协助他,并定期给宝宝做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宝宝各能区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