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参白膏外用治疗黄褐斑50例
黄褐斑又称蝴蝶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面部色素沉着。在中医中,黄褐斑属于“面尘”的范畴当中。现在,在我国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中,特别是年轻女性,此类疾病对于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是一种较为困扰的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较为完美的根治手段。对于此种情况,本文作者通过采用中药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中医的经验消斑方所配制的中药参白膏对治疗组的50例患者进行外用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用的丝白祛斑软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的差异,以下是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患有黄褐斑的患者100例,100例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1.2)岁,病程为1-6个月的患者有20例,7-12个月患者有25例,1-5年的患者26例,5年以上的患者为29例。将10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2.6)岁,病程为1-6个月的患者有10例,7-12个月患者有12例,1-5年的患者13例,5年以上的患者为15例;治疗组患者的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0±0.9)岁,病程为1-6个月的患者有10例,7-12个月患者有13例,1-5年的患者13例,5年以上的患者为14例,详见表1。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结果[X±S]
组别 | 例数(n) | 年龄(岁) | 病程(n) | |||
1-6个月 | 7-12个月 | 1-5年 | 5年以上 | |||
对照组 | 50 | 34.8±2.6 | 10 | 12 | 13 | 15 |
治疗组 | 50 | 36.0±0.9 | 10 | 13 | 13 | 14 |
P值 | >0.05 | >0.05 |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信息
丝白祛斑软膏: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峰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420;药物规格:20g;使用方法:外用。
中药参白膏:药物组成:生晒参、积雪草、白芷、白芨;制作方法:将诸药浓煎加入乳膏基质制成膏剂;使用方法:外用。
1.2.2使用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的药物为丝白祛斑软膏,患者外用,2次/天。
治疗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的药物为中药参白膏,患者外用,2次/天,早、晚各一次,患者每次取黄豆粒大小即可,放置在手中后均匀涂在面部。
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反之,则表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pan="">
2疗效分析与结果
2.1疗效标准[1]
主要的判定依据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疗效判定标准。基本痊愈:采用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退;显效:采用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呈现明显变淡的趋势;有效:采用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采用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基本无明显的变化。< span="">
2.2治疗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仅为74.0%,要明显的低于治疗组患者的90.0%,差异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span="">
表2.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结果[n]
组别 | 例数 | 基本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治疗有效率(%) |
治疗组 | 50 | 32 | 8 | 5 | 5 | 90.0 |
对照组 | 50 | 20 | 7 | 10 | 13 | 74.0 |
P值 | <0.05< span=""> |
3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患者的面颊、额、鼻、和唇周围的大小不一的呈现黄褐色或者是咖啡色的斑。在中医中认为其病因主要与风邪、痰饮和气血不和有关。肝气郁结、气血淤阻、痰湿凝滞,则会出现气血的运行不畅,不能够润养患者的面部肌肤,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华皮肤,遂生褐斑。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黄褐斑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色素性皮肤病[2-4]。国外就曾有研究表示[5],妊娠、口服避孕药、紫外线的辐射、氧自由基、铜蓝蛋白升高、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升高、患者情绪的长期不佳和使用的化妆品的问题都是较为重要的致病因素[5-7]。
由于目前临床上对于黄褐斑的治疗不能取得较为完美的疗效,本次研究,作者采用中药参白膏对患者进行外用治疗,通过中医的手段来治疗黄褐斑,治疗组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高达90.0%,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优势。中药参白膏中人参能够起到滋阴补肾的效果,含有的人参皂苷能够有效的促进蛋白质的生化生成、促进新陈代谢和末梢神经血管流通的效果;积雪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白芷气味芳香,《神农本草经》明确指出“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本草纲目》指出“洗面黑,祛斑”,可以美白皮肤,润泽肌肤[8-9];诸药合用具有消肿生肌,解毒散结,美白祛斑之功效[10]。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药参白膏能够较为有效的减少患者色斑的面积,同时患者的色斑颜色也能逐渐的变淡。故此,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和白癜风的诊疗标准(2010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6):373.
[2]杨柳.中药色象理论与皮肤色素代谢关系研究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47-249.
[3]董子帅,王东海.肝气郁结型黄褐斑的中医美容综合疗法探索[J].中国医疗美容,2014,(01):76-78
[4]王东海,董子帅.辨证施治在面部色素沉着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02):34-35
[5]吴菊生,王小平,赵志国,等.中药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3):40-42.
[6] 成爱华,王东海,韩应盛,等.现代皮肤病学[M].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8-176
[7]刘翔,李小莎,唐雪勇.欧阳恒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6):335-337.
[8]黄泽春,晏丹,李慧,等.中西医结合微爆破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沉着斑[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03):186-189 .
[9]郑长春.中药内服联合外用治疗黄褐斑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3):14-15.
[10]蒋谷芬,何霞,高娟,等.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3,19(4):41-42
作者简介:王东海(1970.03— ),男,1991年3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大学学历,副主任中医师。现在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工作。研究方向:中西医治疗面部损容性皮肤病、面部抗衰老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