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是易过敏季节,很多因咳嗽或鼻炎就诊的患儿,同时存在睡觉“打鼾”、睡眠中张口呼吸等症状,一拍鼻咽X光片,就发现存在腺样体肥大,家长内心增加不少焦虑。在儿科就诊的患儿当中,存在腺样体肥大的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的儿童并不少见。
01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这是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炎症刺激,使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的腺样体发生增生肥大,随之引发相关症状。
腺样体肥大是否正常?在儿童期,腺样体轻度肥大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需要腺样体来抵御病原体。腺样体通常在6-7岁时达到最大,之后随着免疫系统的成熟,腺样体会逐渐萎缩。如果腺样体过度增生导致严重症状(如鼻塞、打鼾、听力下降等),则属于病理性肥大。病理性肥大需要及时干预,以避免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02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
1. 反复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等,频繁刺激腺样体,导致其增生。
2. 过敏: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可能引发腺样体肥大。
3.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二手烟等环境刺激也可能导致腺样体增大。
4.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腺样体肥大病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03
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1. 鼻塞:腺样体肥大会阻塞鼻腔,导致呼吸不畅,尤其是夜间。
2. 打鼾:鼻塞引起睡眠时打鼾,严重时可能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3. 张口呼吸:长期鼻塞迫使患者用口呼吸,可能影响面部发育。
4. 听力问题:腺样体肥大可能压迫咽鼓管,导致中耳炎或听力下降。
5. 反复感染:腺样体肥大易引发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反复感染。
6. 其他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白天嗜睡等。
04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1. 病史和体检: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初步判断。
2. 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CT扫描,帮助评估腺样体大小。
3. 鼻内镜检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腺样体情况。
05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腺样体肥大。
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适用于过敏引起的肥大。
鼻用激素:减轻鼻腔炎症和腺样体肿胀。
2. 手术治疗:
腺样体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通常安全且恢复快。
06
什么时候需要切除腺样体?
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腺样体肥大引起的严重症状或并发症。以下是需要考虑切除腺样体的主要情况:
1. 严重影响呼吸
症状:腺样体肥大导致严重鼻塞,患者长期用口呼吸,尤其是在睡眠时出现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
影响:长期用口呼吸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如腺样体面容),睡眠呼吸暂停则可能导致缺氧,影响生长发育和认知功能。
手术指征: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手术。
2. 反复感染
症状:腺样体肥大导致反复发作的鼻窦炎、中耳炎或扁桃体炎。
影响:反复感染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引发听力下降、慢性鼻窦炎等并发症。
手术指征:如果一年内多次感染(如中耳炎发作超过4-6次),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手术。
3. 听力问题
症状: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导致中耳积液,引起听力下降或反复中耳炎。
影响:长期听力下降可能影响儿童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
手术指征:如果听力问题持续存在,且药物治疗无效,建议手术。
4. 影响面部发育
症状:长期腺样体肥大会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下颌后缩、牙齿排列不齐等。
影响:这种面容改变可能对孩子的外貌和咬合功能造成永久性影响。
手术指征:如果发现孩子有腺样体面容的早期迹象,建议尽早手术。
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症状:腺样体肥大导致睡眠时呼吸暂停,表现为夜间打鼾、呼吸暂停、频繁惊醒等。
影响: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导致缺氧,影响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和行为表现。
手术指征:如果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腺样体肥大是主要原因,建议手术。
07
手术的年龄考虑
腺样体切除术通常在儿童期进行,尤其是3-7岁的儿童,因为这个年龄段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最高。但如果成人因腺样体肥大出现严重症状,也可以考虑手术。
08
手术的风险和恢复
手术风险: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但仍可能有少量出血、感染或麻醉风险。
恢复时间:术后通常需要1-2周的恢复期,期间可能会有轻微疼痛或不适,但大多数孩子恢复较快。
09
腺样体肥大的预防
1. 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减少感染风险。
2. 避免过敏原:减少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
3. 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空气污染和二手烟,保持室内通风。
4. 及时治疗感染: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应及时治疗,防止腺样体反复受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