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提到鼻息肉时,许多人往往不以为然,认为只是鼻子里长了一块小肉,对健康无大碍。然而,鼻息肉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简单,它不仅会导致鼻塞、嗅觉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影响全身健康。
01什么是鼻息肉?
在正常情况下,鼻腔和鼻窦内应该是空的,以便空气能够顺畅地流通。但当鼻腔或鼻窦黏膜受到长期的炎症刺激时,就可能形成鼻息肉,阻碍空气流通,影响呼吸功能。
02鼻息肉的常见症状
鼻塞: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随着息肉的增大,鼻塞的程度也会逐渐加重。严重时,患者可能感到鼻腔完全堵塞,无法正常呼吸。
嗅觉下降:由于息肉阻碍了气味分子的正常传递,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逐渐失去嗅觉,有时甚至完全闻不到任何气味。
鼻涕增多:鼻息肉会引起鼻腔分泌物增加,导致患者频繁流鼻涕。
头痛:当息肉引起鼻窦阻塞时,可能会导致头痛,特别是在额头和眼睛周围。
打鼾和睡眠障碍:鼻息肉阻碍气流,可能导致患者在睡眠时打鼾,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少数情况下,息肉体积较小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使得鼻息肉容易被忽视。然而,即便症状较轻,鼻息肉的存在仍然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在未及时治疗的情况下。
03谁容易患上鼻息肉?
鼻息肉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人群更易患上鼻息肉:
哮喘患者:研究表明,患有哮喘的人群更容易发展为鼻息肉。这可能与哮喘引发的气道炎症和过敏反应有关。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阿司匹林敏感性综合征(ASA)常与鼻息肉、哮喘并发,被称为“萨姆特三联症”,即鼻息肉、哮喘和对阿司匹林过敏。
囊性纤维化患者:这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体内黏液变得异常粘稠,容易引起鼻窦和呼吸道感染,增加鼻息肉的发生风险。
过敏性鼻炎患者:慢性过敏反应会持续刺激鼻腔黏膜,引发鼻息肉的形成。
慢性鼻窦炎患者:长期的鼻窦炎症也可能导致鼻息肉的出现。
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对空气中真菌过敏的人群可能会因为慢性炎症而形成鼻息肉。
04鼻息肉会不会癌变?
然而,鼻息肉本身并非完全无害。由于慢性炎症持续刺激鼻腔黏膜,长期未治疗的鼻息肉可能会导致黏膜发生病变,进而增加其他鼻腔疾病甚至癌症的风险。因此,虽然鼻息肉恶变的几率极低,但对于长期存在的鼻息肉仍需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治疗是预防潜在风险的有效手段。
05如何预防鼻息肉?
尽管鼻息肉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完全避免,但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防感冒:尽量避免感冒,保持鼻腔健康。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因受凉导致感冒。
减少鼻腔刺激:戒烟、限酒,远离有害气体、粉尘等环境污染物,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长期刺激。
避免长期局部用药: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类滴鼻液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从而增加鼻息肉的发生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提倡冷水洗脸、冷水浴等增强体质的方法。
及时治疗鼻腔疾病:一旦出现鼻炎、鼻窦炎等问题,尽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并引发鼻息肉。
改掉不良习惯:避免抠鼻子,鼻塞严重时不可强行擤鼻涕,以免造成鼻窦炎或中耳炎。
鼻息肉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其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定期进行鼻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鼻息肉,是维护鼻腔健康的重要措施。如果出现长期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