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春夏的到来,百花盛开,正值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期。但在耳鼻喉科,出现了一些因为流鼻血来就诊的患者。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其中儿童和中老年患者较为常见。轻者仅表现为涕中带血,重者可表现为大出血甚至休克。
除了过敏性鼻炎会导致鼻出血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鼻出血的发生。
鼻出血常见原因
外伤及不良习惯
用力擤鼻涕、习惯性挖鼻、跌倒撞伤鼻部等;
鼻腔异物
儿童常常因为好奇把玩具、纸团、瓜果仁等塞入鼻腔,引起感染,鼻黏膜糜烂;
鼻腔炎症
过敏性鼻炎、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多、鼻痒、鼻塞等不适,致使经常揉鼻、抠鼻导致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
偏曲一侧的鼻中隔黏膜受到气流的冲击,容易出血;
鼻腔肿瘤
鼻腔恶性肿瘤往往血管丰富,易出血或涕中带血;良性肿瘤如血管源性肿瘤,出血往往较为剧烈;
全身性因素
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等;
环境因素
空气干燥、炎热天气、太阳暴晒后易导致鼻黏膜干燥,血管破裂出血。
鼻出血怎么处理
应根据出血的轻重缓急、出血部位、出血量及病因,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一、指压法
适用于鼻腔前部的出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方法:患者取坐位、头部略前倾。用手指按压出血侧鼻翼或捏紧双侧鼻翼10~ 15分钟,同时令患者吐出口内血液,避免误咽。
二、冰敷法
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颈部及额头,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引起血管收缩,达到止血效果。
三、若鼻出血仍无法控制,则应即刻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做进一步的止血处置,防止出血过多引起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