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频繁清嗓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娄卫华医生 发布于2024-03-12 14:55 阅读量287

本文由娄卫华原创

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每次开口说话之前,总要先发出“嗯嗯嗯”的清嗓子声音,仿佛这是必须的仪式。


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如果清嗓次数太频繁,就要引起重视了,“清嗓子”的背后可能是疾病!


为啥会频繁清嗓子?


1紧张

比如面试、公开演讲时,由于紧张和压力,咽喉会干涩、紧缩,人体会不自觉地清嗓,松弛喉部肌肉以缓解焦虑。


2外部环境影响

雾霾、飞絮、粉尘、油烟会使空气中含有大颗粒物质,这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刺激和伤害,进而导致喉咙不适和疼痛感。


3不良的生活习惯

饮水过少、吸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诱发喉咙不适。

饮水过少会导致喉咙黏膜缺水,喉咙黏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喉咙干燥和不适。

烟草中的尼古丁、苯、甲醛等有害物质会对喉咙黏膜造成损害,引起喉咙炎和喉咙不适等症状。而且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喉部受到的刺激几乎是一样的。

酒精会引起喉咙黏膜的炎症,导致喉咙不适和疼痛。

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包括喉咙炎、喉咙干燥等。


4咽喉部疾病

鼻炎、喉炎、急慢性咽炎等咽喉部疾病会导致咽部分泌失调,咽喉部炎症的持续存在,或黏膜表面出现分泌物附着,会产生不适。

人体会通过“清嗓”动作排除这些“异物”,以此来减轻不适感。


5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由于鼻腔分泌物过多,部分向后流到咽喉部。

少量的分泌物会随着我们进食和饮水的动作下咽,但余下的分泌物会刺激咽喉部黏膜造成不适感,从而产生更多的分泌物,人体就会用“清嗓”来排除分泌物。


清嗓子有这 3 个危害!

正常情况下,我们发声时两侧声带拉紧、声门裂变窄、甚至几乎关闭,从气管和肺冲出的气流不断冲击声带,引起振动,在喉内肌肉协调作用的支配下,使声门裂受到有规律性的控制,喉部发出的声音为基音,受咽、口、鼻、鼻窦、气管和肺的共鸣作用而增强和使之发生变化,成为听到的声音。


而做清嗓这个动作时,会在瞬间使声带拉紧,呼吸道内外的气流还会猛烈地振动声带,从而使之受损,不仅会让喉咙变得更加干痒,还会诱发慢性咽炎等疾病。


1. 损伤声带

气流猛烈地震动声带,气流猛烈地震动声带,可造成损伤,加重声带不适,造成嗓音沙哑。


2. 引发声带疾病

清嗓时,气流会冲击声带,若造成声带充血、水肿,就会引发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急性、慢性咽炎。


3. 伤害咽喉黏膜

反复清嗓会使咽喉表面附着的一层起保护作用的分泌物受损,咽喉黏膜受到伤害,易导致急性、慢性咽炎。


如何避免频繁清嗓子?

可以立刻喝一大口水,并慢慢咽下,尽量选择温水,远离热水或冰水。


用反复吞咽的动作、做伸舌来缓解不适,或通过呵气动作来代替清嗓。


佩戴口罩。口罩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病毒和细菌等,从而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或者柳絮花粉飞扬的季节,一定要戴好口罩。


但如果清嗓过于频繁持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并伴有咽喉部的其他异常感觉,如:进食不顺,言语不清,疼痛等,应及时到耳鼻喉专科医院就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