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咽炎三大误区
刷牙时恶心干呕就是慢性咽炎
在日常生活中,刷牙时导致的恶心干呕更多是因为牙刷伸入口腔过深,或者是因为牙膏过于刺激引起的呕吐反应,这是人体的本能防御反应。
而慢性咽炎是由于慢性咽炎患者的咽喉黏膜敏感性变高了,确实容易在刷牙时出现恶心、干呕等症状。
慢性咽炎就是「嗓子」的问题
我们俗称的咽部、嗓子,从医学上来说,属于「口咽」的范畴。其向上连接鼻咽,向下通过喉咽连接气管和食管,向前则连接口腔,暴露于空气中。
嗓子就像是一个「交通要道」,四面八方的气体、液体、食物都要通过这里。所以,无论哪条道上出问题,都可能引发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治不治都无所谓
很多人觉得慢性咽炎就是咽喉有点不舒服,多喝水润润嗓子,忍忍就过去了,不需要特意去医院进行诊治。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咽炎是病理性的反应,喝水只能舒缓干燥的症状。如果长期对慢性咽炎不管不顾,有可能引起其他器官病变,如中耳炎、扁桃体炎等,严重情况甚至可能致癌。
慢性咽炎“偏好”人群
1、急性咽炎病程迁延:急性咽炎后由于没得到很好的休息,病变轻微但持续存在,就会形成慢性咽炎,有些人反复急性咽炎,就更容易造成病程迁延。
2、生活与环境因素:嗜食辛辣、口味偏重偏咸,抽烟、饮酒,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不流通、用嗓不当等都可以直接引起慢性咽炎及其病理变化,重者会出现急性咽炎;特定的工作岗位,比如教师、声乐,或者更年期情绪波动大的人都是容易出现咽喉问题。
3、抵抗力弱的人:受凉、劳累等引起抵抗力下降时,作为呼吸道的入口,病菌就容易从咽部乘虚而入。
4、其他疾病累及:咽部上接鼻咽、下连气管和食管,若是相邻的这些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变,也会蔓延、刺激、影响咽部;还有反流性疾病的人,例如胃食管反流等,反流的液体、气体,都会刺激咽部。
若是因为慢性咽炎引起的恶心干呕
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怎么做
1、饮食清淡、戒烟戒酒
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胡椒,以及烹饪方式中的煎炸等方式,同时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
2、起居有度,锻炼身体
规律的生活作息,不熬夜、不晚睡,再加上保持运动的好习惯(如每周运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及良好的心态,能有效提升身体免疫力,从而减少慢性咽炎的发作。
3、避免粉尘、有毒气体
尽量不要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如果无法避免,一定要戴口罩,做好物理防护。
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及时到耳鼻喉医院寻求专业帮助,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疾病,如鼻炎、喉炎、鼻窦炎等,也有利于咽炎的康复。
除此之外,多喝水、改变用口呼吸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使用加湿器等措施,也能有效护好我们的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