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寒假治疗扁腺肥大,为孩子健康“弯道超车”!

娄卫华医生 发布于2024-02-19 15:52 阅读量246

本文由娄卫华原创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

扁桃体、腺样体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家庭。

什么是扁桃体与腺样体肥大?

扁桃体和腺样体均属于免疫系统中的“咽淋巴环”,但二者是不同的!

扁桃体是一对呈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表面呈桔瓣样,2—6岁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影响

扁桃体反复感染成为病灶后,会诱发炎症反应。现已证实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脏病是扁桃体病灶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病。

扁桃体肥大的儿童往往合并腺样体肥大,导致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咳嗽反复发作,甚至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张口呼吸。

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颌骨变长、腭骨高拱、鼻子变扁、嘴唇变厚、牙列不齐、面容呆滞,即“腺样体面容”。还有一些腺样体肥大会造成反颌,即“地包天”。

什么情况下需尽快就医?

1、频繁出现鼻塞、呼吸粗重:

腺样体肥大最直接影响是呼吸通畅度,当我们观察孩子有鼻塞、呼吸加重,白天、晚上都有,晚上睡着后更重时,就需要及时就诊排查。

2、口呼吸:

在健康、平静状态下,孩子鼻子也不能顺畅通气,有明显的气流从嘴巴进出。

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口呼吸?

方法一:趁孩子熟睡后,拿一面小镜子分别放在鼻子和嘴巴下方,观察是否有雾气形成。如果嘴巴下方的镜子显现雾气,这说明孩子存在口呼吸症状。

方法二:家长可将卫生纸撕成细长条,在孩子熟睡时轻轻放置于其嘴唇外侧和鼻孔附近。通过观察纸片的颤动,可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属于张口呼吸。

3、打鼾:

平均 1 周内有超过 3 晚有明显打鼾,调整睡姿后也无法改善,也需要考虑就诊评估。

如何检测腺样体肥大?

  • 电子鼻咽镜,鼻咽部见红色块状隆起,常常堵塞后鼻孔2/3以上;

  • 鼻咽部X线侧位片CT检查,测量腺样体/鼻咽腔气道厚度比值(A/N)。

A/N

比值对照

  • 0.5—0.6为正常;

  • 0.61—0.7为中度肥大;

  • 0.71以上为病理性肥大;

  • 0.8以上为显著肥大。

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风险大吗?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医生通过内镜,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精准切除,出血少、时间短,术后护理方便。

术后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吗?

研究发现,扁桃体、腺样体摘除后,短期内免疫指标可能发生轻微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其它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会进行代偿,免疫指标会逐渐趋向正常,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术后孩子免疫系统会受损伤。

腺样体肥大虽然会随着孩子度过增殖旺盛的时期而萎缩,但是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具体情况请遵照医嘱。

 家长行动指南:

  1. 观察记录:关注孩子是否有长期的呼吸困难、打鼾或睡眠问题。

  2.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3. 权衡治疗选项:根据医生的建议,权衡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利弊,为孩子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4. 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如果孩子需要手术,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 关注术后恢复:术后密切关注孩子的恢复情况,按照医嘱进行饮食和活动管理,必要时及时回院复查。

预防措施

  • 增强体质: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 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耳鼻喉科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扁桃体与腺样体等问题。

相关疾病: